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

ID:43505507

大小:9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9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_第1页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_第2页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_第3页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一、核心内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1.感受与欣赏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音乐学习内容之一,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四个方面内容。2.风格风格是从一系列作品内容与形式中显现出来的总的特色。3.流派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在思想倾向、美学见解、风格特点等

2、方面基本相似的作曲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音乐派别。一个音乐派别的主要标志是这些音乐作品在创作上有基本相同的特色。例如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4.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风格与流派指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音乐所特有的种类、唱腔、特点、派别和代表人物等。《课标》中对这部分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1—2年级: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断,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3—6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

3、格;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7—9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单描述其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描述;聆听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说出主要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5.感受与欣赏的教学意义感受与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对音乐本值的深入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的重要性。2011年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

4、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基础。”6.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的重要教学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小学阶段,若想让学生们感受和欣赏到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通过聆听和学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较好的途径。这是因为:民族音乐是指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及音乐形式。它基本上是劳动人民大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作的,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是受城市文化影响最小的那一阶层人民的音乐,是或多或少有着时间和空间限度的音乐,这种音乐是受到音乐的冲动

5、而即兴创作的。民间音乐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个别作品中,每个作曲家的创作都孕育于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中。民间音乐从创作、传承、演唱(奏)都融会了人的灵性和大自然的性格,尤其是集体的、长时间的智慧和美的提炼,使得民间音乐成为人类文明的“母体”之一。其曲调有高度的概括性,朴实而真挚,容易在聆听的瞬间就被感动。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特点,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学生感受音乐风格、了解音乐文化、建立良好审美情趣的优秀教学内容。二、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教学中“感受与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6、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被重视或者教师不知如何施与教学。以下重点谈谈本领域教学的一些策略。1.选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音乐作品。小学生正处于审美情趣形成的阶段,社会上各种类型的音乐对他们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课堂内,教师必须选择那些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优秀音乐作品授予学生。柯达伊说:“只有那些最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给儿童,才是刚刚好的作品。”德国诗人歌德也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因此,一些宣扬不健康思想的音乐作

7、品决不能带进课堂,这是原则性问题。(2)音乐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音乐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一般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词义明朗,容易记忆。例如河北民歌《小放牛》、山西民歌《赶牲灵》、琵琶独奏曲《赶花会》等等。这些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3)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学生要广泛接触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音乐,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以民族音乐作品为主。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民族音乐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

8、风格和优秀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引领学生领略音乐风格与流派的最好的材料,也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肥沃土壤。新《课标》也指出以民族音乐作品为主。当然,也要运用一些外国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2.教法的要求(1)注意从音乐本体挖掘音乐风格。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往往蕴藏在音乐本体之中,教师要充分从音乐本体入手挖掘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