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

ID:43501036

大小:1.9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8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_第4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国内农业状况堪忧,工业领域问题暴露,个人崇拜有增无减。(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2.内容(1)农业改革:①措施: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②结果: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来因为乱指挥和恶劣气候,农业再度出现危机。(2)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

2、位。(3)政治改革:①措施: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批判;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活动。②结果: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苏联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淖。3.评价(1)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局限: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结果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上台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2.前期改革(1)内容: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2)效果: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

3、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3.后期改革(1)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过分追求稳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步伐缓慢下来。(2)结果:①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②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了困境。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目的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2.内容(1)经济方面:①改革初期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②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③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2)政治方面:①提出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思

4、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②纵容自由化思想,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3.影响导致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分裂运动加剧。(2)苏联解体:①开始: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②加速:“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③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1.“赫鲁晓

5、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是因为赫鲁晓夫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把斯大林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说他是“斯大林的守墓人”,是因为他的改革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尔巴乔夫在位期间进行了哪些改革?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但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解:上面这句话指出了改革的致命错误,即背离了社会主义方

6、向,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主题苏联三次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及启示[研史料]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材料二勃列日涅夫任职期间,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他尤其重视发展军事工业,强调发展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这使苏联军费开支不断增大,从1965年的326亿美元到1981年增至1550亿美元,即增长了3.75倍,占苏联财政支出的

7、1/3。材料三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1)根据材料一,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