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00660
大小:29.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8
《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池上》《小儿垂钓》这两首古诗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两首儿歌通俗易懂,除了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的理解需要提供帮助外,诗歌的意思、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等学生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落实朗读、背诵、理解诗意,并能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中国古诗词凝练中见丰富内涵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同学对于古诗的
2、学习兴趣很高,并且对于其中寓意也可以有些初步的感悟,之前已经学过古诗,有了之前的基础,对于这两首古诗故事的理解难度不大。【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学生对于古诗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古诗的寓意。【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3.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童真童趣。【教学准备】古诗相关资料和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调动情绪,导入新
3、课——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细读感悟,深入分析——揭示寓意,总结扩展——布置作业。(《池上》)第二课时: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细读感悟,深入分析——揭示寓意,总结扩展——布置作业。(《小儿垂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调动情绪,导入新课。(约5分钟)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1、背诵学过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4、蜓立上头。”2、认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字号。回忆学过的课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活跃的氛围。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约15分钟)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2)理解词语:浮萍。(3)齐读诗歌:说说
5、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再次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朗读诗句。2、提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分小组讨论:弄懂这首诗的诗意,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古诗容易理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主动学习。三、细读感悟、深入分析。(约15分钟)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读这两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娃如何偷采?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 (4)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
6、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古诗,理解其中的含义。(3)抓住“不解”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4)指导读出情趣。1、朗读古诗前两句,说一下想象中的白莲。用自己的话总结小娃是怎样偷采白莲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前两句古诗,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2、阅读后两句诗,回答下列问题。(1)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3)“不解”如何体现了孩子的质朴、纯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
7、读后两句诗。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四、揭示寓意,总结扩展。(约5分钟)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为《池上》这首诗配一份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意体现出童趣。板书设计池上偷采白莲回童趣不解浮萍开诗天真可爱活泼纯朴教学反思《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
8、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