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

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

ID:43490857

大小:40.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8

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_第1页
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_第2页
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_第3页
资源描述:

《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丁元莉执教年级六年级群文篇目《叶公好龙》《卖伞和卖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儿子,给我考个零分回来”》一、教学目标1.以多文本的比较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多视角思维的趣味,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的意识和习惯。2.在共读共议共发现的阅读感知中,引导感受具体事物和人物的矛盾点、兴趣点和思考点,以及文字背后的思维视角,发现并认识多视角思考的思维方式,体验多元思维的妙用。3.联系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学习迁移运用,体验多视角看待世界的效能。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法”。在共读

2、共议共发现的阅读感知中,感受多元思维的方式,感知事物和人物的矛盾点、兴趣点和思考点,以及文字背后的思维视角,发现并认识多视角思考的思维方式,体验多元思维的妙用。2.难点:用“法”。能联系具体事物和生活现象的多元化特征,体验及迁移运用多元思维,运用恰当的多元思维观察和认识事物。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文,形成“单一视觉”。【环节目标:温故“引”新,引发思考】1.朗读《叶公好龙》,思考寓言的寓意。2.肯定寓意价值,引发质疑:对文中的叶公还有其他看法吗?3.导入主题,(板书: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二)

3、群文阅读,感知“多元视觉”。【环节目标:品读文本、建立意识、感知语句、体验方法】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文本。3快速浏览并思考:想想列出来的人物在这件事中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用文中或自己想到的关键词填表)文章题目人物行为想法思维方式《卖伞和卖鞋》老太太晴天:雨天:晴天:雨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母亲父亲《“儿子,给我考个零分回来”》父亲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感知情况,监控阅读速度,提示阅读方法。2.学生组内互助交流。3.全班交流补充。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填表,并相机提点:(1)读《卖伞和卖鞋

4、》。①看看老太太一哭一笑的两次神态“变化”,找出来把它美美的读一读。思考:老太太起初考虑的是谁?后来,考虑的又是谁?②小结:想的对象一转换过来,结果也跟着变化了,这就是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角、一种思维——转换。(2)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①根据表格,汇报文本2,面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出了人生第一首诗,母亲说了什么?父亲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读议结合)②你更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③小结:巴迪既需要母亲正面的鼓励,也需要父亲反面的激励,缺一不可,互相补充,才让巴迪既没有搁浅,也没有颠覆,最终健

5、康的成长起来。这一正一反,又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觉、一种思维——正反(3)比较前后两文思维的差异。①母亲和父亲的合力让巴迪最终有个好的结果。②小结:要取得好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思维去想。3(1)读《“儿子,给我考个零分回来”》。①汇报交流第三篇发现。②他是真的要儿子考零分吗?到底怎样想的?文中父亲的愿望和实际的做法完全不同,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叫逆向思维。(2)比较前后两文思维的差异。小结:对不同的人(对象),不同的事,要根据具体情况,以不同的思维采用不同的方法。(6

6、)表格梳理并统整。①仔细观察表格。先横着看,再竖着看,你能有什么发现?②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梳理并强化“三只眼”的代指功效。A.先有思维方式,才会有想法,有想法才会有做法。B.看待问题可以用正反、转换、逆向的方法去多视角思考。C.不同的思维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就会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三)回读“旧文”,破“单”树“单元”。【环节目标:破“单”立“全”,操练运用,形成习惯】1.重回《叶公好龙》,你对叶公有新的看法和理解吗?假设你是叶公,看到从未见过的真龙,你会怎样?2.小结:

7、寓言是假托一个人去讲明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寓言故事而否定一个人,要全面的去看待才行。寓言的警示我们肯定是要记牢的,但现在看看,即便是有固定说法的寓言,我们都可以多些视角、多些想法、多些启示。(四)古诗总结,拓展迁移。【环节目标:回顾旧知,总结课堂,迁移拓展】1.读《题西林壁》,发现并着重读出诗中暗含的视角。2.总结:在生活中,在语文阅读中,如果我们经常找到并运用“三只眼”,这样多视角的看待事物,就有更多的情趣和意思了。寻寻语文阅读中的“三只眼”转换行为想法思维正反逆向四、板书设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