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

ID:43476995

大小:41.49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06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_第1页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_第2页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_第3页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_第4页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的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征文七篇篇一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一位**部劳模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伴随着企业腾飞壮大,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70年代,当**兵能吃上饱饭”刘延明出生在河北张家口一个农村家庭,在家中六个子女里排行老三,“家是土砖、黑瓦,下雨天我和弟弟要四处放置接水盆,家中口粮经常不够吃。1976年,我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刘延明入伍后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第十师修理营,参加青藏铁路线的修建,在营内负责军械的维修。在第一封家信中,他写道:“在部队

2、里我能吃饱饭了,连队里有自己的菜园,还能吃上猪肉了。以后我要带着咱妈咱妹,看看我修的铁路。”因西藏独特的自然条件,“高、寒、旱、风”给施工带来异常严峻的困难,在简陋的修理营生产车间内,刘延明与战友架起沉重的大箱发动机,在微弱的亮光下反复摸索零部件,精修好了营地里第一台拖拉机,“那时候修路水平还很差,还在用钢钎大锤凿隧道,修好施工机械能帮战友们省点力气,还能加快铁路建设。”“90年代,厂里职工能住上楼房”兵转工后,修理营改名为**部二十局修理厂,刘延明也成为一名车间工人。那时候的修理厂一无设备,二无厂房,三无核心产品。“厂里还生产过冰箱、烤箱、汽车配件,

3、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谋生存。”在这样的困境下,修理厂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为了生存,后更名的机械厂成立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相结合的开发小组。“厂里每个人劲头都很足,厂子发展好了,生产出的机器有人来买,那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1986年,后更名的机械厂瞄准了基建市场,设计制造了YZT-15型拖式振动压路机,该产品热销全国27个省市和200多家施工单位。至2005年,厂里生产的冲击式压路机销售占据了国内85%的市场份额,并打入海外市场。“厂里效益越来越好,我们家也从最初的活动板房,住进楼房了”。90年代,机械厂盖了两栋职工福

4、利房,刘延明跟妻子抱着上小学的女儿住了进去,后来为方便女儿上学,还为家里添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21世纪,人人追求幸福感”在新成立的长安重工公司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作环境优美和谐,职工宿舍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在占地515亩的生产基地内,每位职工都拥有生活“幸福感”。2018年,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的65吨电机车样机成功下线。“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信誉,企业坚守的也就是这个,不能有半点马虎。”刘延明一直把这句话当做工作之本,经他过手加工的工件,尺寸精度可精确到0.1毫米,表面粗糙度可精确至1微米,比机械加工的精度还要高。凭借过硬的产品质

5、量和良好信誉,公司累计电机车组订单已突破亿元,在股份公司内部成功打响“长安重工”全新品牌。“我和老伴抱着孙子搬进高层住宅了,现在吃饭都不止是大鱼大肉了,还要讲究营养搭配。”刘延明在厂里工作了四十多年,今年要正式退休了,他说自己这些年带出了许多争气的徒弟,新一轮工匠的成长,将成为企业再出发的新起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也是实现“将改革进行到底”所需要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之路、二十局的鼎盛复兴之路将在下一个时代越走越好。篇二有人问我,“改革开放40年来,你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最大的变化是再也不缺吃的了,想吃什么有什么!”

6、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山村。1978年,改革的春风才刚刚兴起,但大部分农村还是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人民公社制。社员们虽缺吃少穿,却经常畅想未来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当时,我家共有9口人,有爷爷、奶奶、父母、小姑和我们兄妹4人。由于歉收,那年夏天我家每个人只分到了23斤的小麦口粮。村里虽有人抱怨分的口粮太少,可听临村人说,他们村因遭遇干旱,没水浇地,每人只分到了三斤八两的小麦口粮。由于粮食太少,母亲只好精打细算,一天只做两顿饭。为了节省粮食,她还经常用杨树花、槐花、柳芽、榆树皮和红薯叶等替代主食。即便这样节省,我家

7、的粮食还是在两三个月后吃得所剩无几。那年我12岁,是家里的老大,连同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最好每顿都能吃上白面儿馒头,那是我心目中最幸福的事儿。刚入秋的那天,学校还在放假,我上午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下午又背着粪筐去山上割草,然后又背着草到生产队过秤记工分。等到傍晚回家,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我走进厨房,掀开锅盖儿,锅里什么也没有。我对母亲说:“娘,俺肚子饿,心发慌。”母亲说:“家里的粮食快没了,一天吃两顿饭也不一定能撑到玉米和红薯成熟。”听完之后,我只好忍着饥饿,等明天吃早饭了。不一会儿,在生产队当保管员的父亲回家

8、了,他说:“今天晚上,你和队长他爹去大桥边那块地看玉米去,春玉米快熟了,免得有人偷。”我有气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