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青花瓷器

元代的青花瓷器

ID:43470967

大小:125.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4

元代的青花瓷器_第1页
元代的青花瓷器_第2页
元代的青花瓷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元代的青花瓷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识篇—元代的青花瓷器李仲谋   一、初试元青花    撞进了文物研究的领域,接触了古陶瓷,才知道原来瓷器还有青瓷、白瓷、青花、彩瓷、颜色釉等等复杂的分类,才发现中国古代还有那么美的瓷碗、瓷盘、瓷瓶,尤其特别有亲切感的是“青花”,原来以前家里老用的那些吃饭的碗、盘还有个这么温柔的名字,后来回家再看到它们的时候,不由得细细端详一番,翻过来一看底,“景德镇制”。这叫“款”,这种器型,这种花纹。一定是当代的产品——我告诉母亲。于是吃饭时,看着手中的青花碗,面前的青花盘,心里居然有了点异样的感觉。    有这样感觉,说到底是因为我也能用

2、专业的眼光来看“青花 ”了。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但我不会对别人这么讲,我说,记得你们家里常用的那种白地儿有蓝花图案的瓷器吗?那就是“青花”。    中国人为什么叫青花,道理很简单,青花者,青色也;花者,花纹也。明代初期的文献《格古要论》中就已经有了这个专名。不过,有专家根据80年代在江西景德镇元代窑址中发现的一件用青料书写“头青”(即青花瓷器中绘画用的上等青料)两子的柱状物,断代青花瓷器在元代制作伊始就已经被叫做“青花”了。  

3、  说起来这个女性化的名字,景德镇当地还有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相传元代时,景德镇的制瓷工匠仍在用小巧的铁刀在瓷坯上刻花,即单调,有费工。有个叫赵小宝的一直在琢磨着找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设想用笔在瓷坯上画花纹,但就是找不到。他的未婚妻叫廖青花,非常爱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帮他找,最后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合适的料石,然而却不幸被冻死在山上。赵小宝悲痛之余,用未婚妻找来的料石,研成粉末,调成颜料,在白中泛青的瓷器上烧出了蓝色的花纹。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执捉的女子,人们便把这种具有蓝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把描绘花纹的彩料叫做"青花料

4、"。    对于元青花,半个世纪以前,就连专家们也还不太认识它的面貌,虽然他们对于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器可能非常熟悉。其实道理也简单,言之确凿的实物太少,还形不成概念。    首先系统认识元青花的是一位叫波普的美国人,中国学者和元青花相识和熟悉还是由他作的介绍人。    在向诸位提及这位美国人的划时代研究之前,我不得不先花点时间介绍一件青花瓷瓶。1929年,英国一位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霍布森(R.I.Hobson)在一本名为《老家具》(Oldfurniture)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明代以前的青花瓷器》(Blue and Whit

5、e bfore Ming)。他公布了一件有纪年文字的元代青花云纹象耳瓶。这件器物现藏英国伦敦大学中国艺术戴维基金会,还有一件完全相同的姊妹瓶。瓶高63.6厘米,青花发色浓艳,白釉泛青。直口,长颈,颈部两侧附有象鼻形双耳,溜肩,深腹,胫部内收,至圈足处又外撇。通身上下自口至足共有八个层次的图案纹饰,分别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缠枝莲、云龙、海兽、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    气势之雄伟,花纹之精美先不必说,该瓶的特别重要之处还是颈部蕉叶纹空白处那篇6行62字的青花楷书题记:    信州路玉山县顺城德教里    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

6、捨    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闔家清吉子女    平安        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    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对照公元纪年,“至正十一年四月”即1351年4月至5月25日这段时期。“信州路玉山县”即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10公里(景德镇当地属饶州路)。题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六百四十七年前的阴历死月,今江西玉山县境内的某位名叫张文进的人(在景德镇)定烧了一对青花花瓶(可能还有一座香炉)施舍给当地的某座道教神殿——星源祖殿,以求家人能够平安吉祥。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经霍布森发表后,虽然“题

7、记”在瓷器铭文研究中也曾被提及多次,可在当时似乎器物本身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元青花仍旧被淹没在一大堆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中,面貌模糊。直到1949年,纽约出现了一件罕见的青花瓷盘,学者们试图为这件器物断代的时候才开始把它同戴维基金会的象耳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显著的共同点,接着有顺腾摸瓜,可惜由于思路的狭窄,僅僅发现了9件与之相关的器物。元青花的认识再次陷入停顿。直到波普博士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助理,是一位热心于中国瓷器研究的学者.

8、1950年夏,他和妻子一起参观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前者有大约800件中国瓷器,均为伊朗阿德比尔寺的旧藏,后者则多达10000件,是土耳其奥托苏丹皇室珍藏。波普之前,已经有陶瓷研究者去过托布卡普宫,并有两种出版物得以发表,可惜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