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70087
大小:54.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4
《诗歌鉴赏--写景的方法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与技巧,并会应用此技法来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2015·辽宁沈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客怀何应龙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二.知识汇编高考考查的常见的几种写景的方法与技巧归纳1.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结合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来写3.注重炼字4.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5.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6.
2、从观察角度的立足点来写7.注重景物的色彩搭配三.讨论展示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他是怎样写景的呢?四.应用体验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
3、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五.课后作业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问题帐夜①吴兆骞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诗歌鉴赏写景
4、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与技巧,并会用此技法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2015·辽宁沈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客怀何应龙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写了“声”和“夕阳”,夕阳下的楼景为视觉,雁声为听觉,雁声为动,夕阳下的楼为静。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而渐渐远去,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尚在耳畔回响,描写了一幅辽远却
5、又寂寥的图景,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客思乡怀人的愁苦心情。那么,写景常用的技法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二.知识汇编1.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结合(重点)“虚”与“实”,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往往是诗人由现实之景通过联想或想像而生发的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歌写诗人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
6、变化莫测,虚无缥缈。诗人笔下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光耀夺人,群仙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来迎接诗人的到来,场面多么盛大多么热烈,李白用奇特的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虚拟的神仙洞府的美好图景,又用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
7、《虞美人》)“雕栏玉砌”依然存在,但是往昔的繁华已逝去,故国凄凉,不堪回首,突出物是人非之感,是虚象。(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是如何写别后相思的呢?是用了想象,设想未来分别后的景物和心情:一想到分别,就肝肠寸断,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
8、,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没有了知己,一切都索然寡味。离愁之深,别后之苦,思念之情,伤感之意,都融入其中,引起读者强烈共鸣。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来写:比喻拟人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对偶互文通感等(重点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晨钟云外湿”(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这句写景用了什么手法?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