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58419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2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摘要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炒作在新闻、文化、娱乐和商业等领域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本文试着深入分析新闻炒作的背景、失范现象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怎样防治新闻炒作的问题,为遏止新闻炒作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炒作社会责任 当今的新闻界,受众越来越注意到一种现象:报道的事件本身新闻价值并不大,但经过媒体反复报道、跟踪报道、多家报道等等,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如贞操女征婚、炫富女“郭美美”、凤姐和芙蓉姐姐的雷人语录和“华丽”蜕变等等,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炒作”,那究竟何为新闻炒作?新闻报道中应怎样去避免和遏制炒作之风呢? 一、新闻炒作的定义
2、 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魏剑美老师对“新闻炒作”的定义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o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o引导?p强化部分新闻要素?o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p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预谋性?p轰动性和商业化。”个人认为,魏剑美老师对新闻炒作下的定义还是比较确切和到位的。新闻不能炒作,新闻的商业运作可以实现的,但仅是指其经营部分和广告部分。 二、新闻炒作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推动力,被视为新闻传媒瘟疫的新闻炒作现象的出现也必有其深层原因。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受经济利益驱动是“新
3、闻炒作”出现根本原因。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政治服务是媒体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拨款是其活动经费的来源,追逐商业利润还不是媒介本身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事业管理,企业经营”的特殊格局。作为一个企业,媒体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市场竞争。 (二)危害 首先会误导舆论。一些传媒目光短浅,新闻报道时不分轻重主次,人云亦云。比如周克华事件中有关其女友的报道,媒体在没有证据的时候就断定其女友是周克华抢劫的“军师”。这不仅对当事人不公平,同时也误导群众的思考,甚至会干扰到司法的公正。 其次伤
4、害当事人。新闻炒作很容易生产出侵权新闻,侵害到当事人包括隐私权、名誉权、人身安全权在内的各项人身权利,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或是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最典型的的莫过于1997年台湾著名艺人白晓燕的女儿白冰冰被绑架,由于媒体不择手段地大炒特炒,最后导致绑匪撕票,酿成严重后果。 再次浪费媒体资源。现在,无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还是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上,大量无用的信息充斥着版面和空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媒介资源,而且还浪费读者大量的时间去浏览那些无用的信息。同时,对于那些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却不闻不问,惜墨如金,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失衡与失
5、态。 最后损害媒体自身形象。新闻炒作不仅仅是伤害了受众,最终还在根本上伤害了媒体自身的形象。某些传媒为了赚取所谓的收视率、点击率,不惜花费大量的资源去炒作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新闻”,最终使自己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公信力的日益缺失,经济效益更是无从收获。 三、应对策略 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要想长远发展,在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应坚决反对并打击种种新闻炒作的行为,慎重的选择自身的发展道路。 (一)经济来源多元化 力求实现经济来源多样化。新闻炒作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广告的过分依赖,走媒介经济来源的多样化道路才能改变这种单一化格
6、局。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媒体的多元化,即经营媒介产品不是唯一的途径,还可以同时生产和销售了一批有关或无关的产品。多样化经营不仅能够规避风险,还能够有效的减小媒体对广告的依赖,有效地避免了媒体为拉得更多的广告而进行炒作行为。 (二)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 许多炒作的失范事例是由于媒体从业者对针对媒体设计的媒介事件大量的报道而引起,一方面我们要谴责那些恶意制造媒介事件者,但作为“把关人”,媒体要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事件的真伪,发现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而不是有闻必录,一味地报道炒作。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新闻工作者的头脑,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真正内化为大众传媒
7、和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约束。 (三)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 通过第三方的媒介批评,并与媒介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沟通机制,来促进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的改进。而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出现一个规范的第三方的监督机构,这有待于引起业界的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大媒介间的批评是有效遏制炒作的方法之一。 四、结论 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从经营的角度看炒作这种操作手段的实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具有双重属性的媒体来说,更要担负社会的责任。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新闻策划都要有底线,要把握一定的度,如果媒体一味地抛开社会责任,追逐所谓的经营利益必然会使新闻报道在实践中走向失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