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改变命运

思维改变命运

ID:43456355

大小:26.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2

思维改变命运_第1页
思维改变命运_第2页
思维改变命运_第3页
思维改变命运_第4页
思维改变命运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维改变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维改变命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思维为什么可以改变命运?最简单的例子,穷人的思维方式与富人思维方式的差别。一个很有趣的案例: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人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要买一部手机?”“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

2、车。以后,我再出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感到很悲哀,这一次,他狠狠心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的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上帝听罢,黯然离去。对于乞丐而言,他的思维就定位在乞讨,不论你给他多少钱,他所能想到的都是用这些钱怎样能够使他更好更便捷乞讨更多的东西。同样的,如果给上帝给富人这么多钱,他会更加妥善地来使用这些钱,比如用这些钱来投资商业、股票、地产等,使钱生钱。这就很好的彰显出富人与乞丐思维方

3、式的差异。所以,为什么说思维方式决定命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梦想在于你能够想的有多远,像飞机、潜水艇的发明都是人先有了想象,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都有具体的描述,当时并没有这些东西,才慢慢发明的。可见思维的预见性。很多时候,是人的思维局限了人的发展空间。套用一句创意广告的台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在这里补充六种思维方式,所谓六种思维方式1、认同思维也称阳光思维,我们可以理解为顺向思维、认同思维、肯定性的思维。是从逻辑关系上顺延、深化原有的思维,找出所选择方案、设想的各种益处:简捷性、合理性、可行性、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易接受等优点。这种思维可以在某一个阶段单独

4、进行,也可以跟随在否定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之后补充、发展和强化原有的思维。使用顺向思维、认同思维、肯定性的思维绝不是做应声虫,而是要深思熟虑,把问题的正面、主导方面思考透彻。2、质疑性的思维我们可以理解为批判性的思维、否定性思维、质疑性的思维、逆向思维,也是寻找和发现困难因素的思维。是从相反的角度去审视、反思、调查所面对问题的真实性、正确性、可行性、正确性、合法性、普遍性并剖析其弱点及不利条件,发现风险和隐患等等,用电影“创业”里的话来说就是“横条鼻子竖挑眼”。找出所选择方案、设想的各种不足之处。这种思维方式是进化成人类以来就具有的,遇事先审视环境是否对自己有害,握手就是由原来

5、早期人类伸出手,向对方表示自己没带武器,主动让对方审视,使对方有安全感而演化为友好表示的。质疑性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绕开或排除隐患从而做出最佳决策,能够提前预见困难从而设法避免。认同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配合起来是一个强大的评估工具,在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自己起草的公文时更要注意和质疑性的思维反复使用。在针对自己工作的具体思维过程中,要注意质疑性的思维和认同思维相协调。过少或过多使用质疑性的思维都是不利的。过少使用质疑性的思维、过多使用肯定性的思维会让人轻信、莽撞,过于乐观自信;过多使用质疑性的思维,过少使用肯定性的思维则容易使人过多地看到阴暗面,感到困难重重,失去前进的勇气。

6、3、信息扩展性思维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扩展性思维,是用新的事实、信息来填充原来思维的基础。在两种对立的情况难分正误时可以暂时把这两种对立的情况平行放置,必要时作记录,接下来寻找新的信息,评估原有情况的相对性和准确性。我们还可以区别信息是事实还是推论,再用信息填补信息与事实的差距。扩展原有的思维范围,来深化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我们想得到什么信息?我们需要什么信息?我们怎样获取遗漏的信息?注意:决不要把“我们想得到什么信息?”和“我们需要什么信息?”放到思维的最前面,否则会引起一相情愿地去质收集符合自己愿望的信息,把自己引入歧途。4、直

7、觉思维我们可以理解为感受性思维、直觉思维、情感性思维、预感性的思维和潜意识。这里的情感性思维并不是感情用事。在进行这种思维时,可以不必问“为什么”。事实上,人的一生中凭直觉和知觉的思维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在不能做到或来不及进行深层次思维时,都可以凭直觉思维来随机应变。我们往往有这种经验,在一种成熟认识形成之前,直觉往往是各种还没有充分加工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总和,其正确的比例相当高。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所谓的“第六感官”、直觉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如果只是凭直觉思维,不去扩展信息往往也会被自己的一时情绪、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