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

ID:43452841

大小:35.6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02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_第1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_第2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_第3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_第4页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节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学校教育★★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即学校。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  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二是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1.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  西周以后,建立了典型的政

2、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射技教育;四是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2.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其中以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  3.汉朝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

3、深远的影响。  4.宋代以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5.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除。  二、近代学校教育  1.近代学校教育的开端  洋务运动期间,为培养新式人才,洋务派采取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其中,1862年开设的第一所学堂——京师同文馆,成为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端。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1878年,张焕

4、纶在上海创办的正蒙书院(后改名梅溪书院),参照外国教会办学体制,设置课程,兼重德育、智育、体育,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小学。  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形成三院一贯的新教育制度,成为我国大学、中学、小学三级学制的雏形。  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开设中西结合的分科课程,成为我国近代高等大学教育的开端。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  2.清末的学校教育  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但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

5、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同时,这一学制还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年限,小学9年,中学5年,高等教育6至7年。“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中华民国的学校教育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12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框架,称为“壬子学制”。次年,又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令,补充“壬子学制”,合称“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整个学程为18年,分为三

6、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4年。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这个学制将小学教育缩短为7年,中学教育缩短为4年,废除了小学与师范学校的读经课程,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设置了专门学校,培养专科实用人才等等。这些措施尤其是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规定,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以及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22年,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学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从纵向看,小学分为初小、高小两段,

7、年限6年;中学分初中、高中两段,年限6年;大学年限4~6年。从横向看,与普通中学校平行的还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这一教育学制以后虽有修改,但并未有较大变动,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4.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1)教育目标明确,多为培养新型人才;  (2)逐渐明确了学校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3)教学内容日益多样,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4)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逐渐确定、统一;  (5)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类。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学校教育  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