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40179

大小:147.1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01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在评论某先秦学者时说:“他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但由于世间万物是齐一的,那么,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该先秦学者最有可能是A.墨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他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但由于世间万物是齐一的,那么,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此为庄子的“齐物论”

2、,故C项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荀子主张性恶论、君舟民水,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和法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他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但由于世间万物是齐一的,那么,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结合所学庄子的思想分析解答。2.公元前141年董仲舒为兴建太学上奏汉武帝:“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据此可知,董仲舒兴建太学的意图是A.加强思想控制B.确立选官制度C.扩大儒学影响D.

3、培养政治人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可知董仲舒兴建太学的目的是为了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D选项符合题意。加强思想控制属于文化专制的表现,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西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材料与察举制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才的培养,与扩大儒学的影响无关,C选项排除。3.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主题,各拟了一个题目,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锐器④印刷

4、术——希腊民主政治的源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出现,①正确;指南针使西欧国家迎来了大航海时代,②正确;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③正确;①②③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城邦制度是希腊民主政治的源泉,④错误,BCD选项排除。4.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

5、体形式是A.篆书B.隶书C.草书D.行书【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来看,这种书体注重审美价值,注重书法家思想感情的表达,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应当是草书。故答案为C项。篆书形体均匀齐整,隶书字形扁方,行书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A、B、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宋朝又被称为“天水一朝”。学者陈寅恪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①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②各具

6、风格瓷窑质量闻名天下③词的发展开始走向辉煌④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出现官哥汝钧定五大名窑,②正确。宋朝是词的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③正确,②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明朝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①错误,AC选项排除。唐朝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④错误,D选项排除。6.“太极,理也;动静,气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据此可知,朱熹认为(  )①理是气的驾驭者 

7、②气的变化推动理的形成 ③太极是“动静”的根源 ④理发生变化气才能变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太极,理也;动静,气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说明理是气的驾驭者、太极是“动静”的根源,故①③正确;朱熹主张先理后气,故②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理发生变化气才能变化”,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7.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言论,按所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③“臣之与君

8、,名异而实同”,……犹“共曳木之人”。④“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