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39791
大小:47.5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2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据此可知,孟子A.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B.认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C.主张重视国人选官意见D.认为军功爵制已经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孟子言论的理解,孟子更注重国人对人才的认可,故选C;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A;贵族政治开始崩溃,军功爵制已经出现在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排除B
2、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孟子对选官制度的建议。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孟子的主要言论,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2.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A.意在维护土地私有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在用法律的方式来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
3、;这里的《盗律》不能反映严刑峻法的内容,排除B;土地私有合法化属于是影响,排除C;秦朝经济生活的范围太大,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排除D。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察中国古代对土地私有制的保护。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判断出这反映了对土地私有制度的规定。考察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3.《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
4、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驿传制度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政令畅通,军情的及时通报,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A项,先秦时期已有驿传制度,排除。C项,题干现象有利于民族交流,排除。D项,题干并未强调交通工具的进步,而是强调交通系统对于国家管理的积极作用,排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代驿传制度的发展,结合所学和材料进行回答。本题考查元代驿传制度的发
5、展,本题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4.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发现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
6、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A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据,B选项排除。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C选项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明朝内阁的准确把握。5.1844年,美国特使顾盛抵达澳门。当清廷得知其有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时,给钦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这一行动。为此,耆英不惜与之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
7、反映出清政府A.对外奉行投降政策B.继续推行闭关政策C.有效抵抗外来侵略D.竭力维护天朝体面【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清朝阻止美国特使进京,《望厦条约》是其因未完成任务而订立的,并非清政府的指令所为,所以看不出奉行投降政策。B.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以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无法为继。C.美国公使进京呈递国书并非侵略活动,加以阻止也不是抵抗外敌侵略的活动。D.清朝之所以害怕美国特使进京,是担心双方在礼仪上发生冲突,实际上是要维护天朝的体面。故选:D。排除A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
8、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进行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当时清朝外交思想的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6.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这反映了孙中山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变化C.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D.明了彻底反帝决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