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437232

大小:19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03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1.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价值不大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对于《夏小正》的认识不同,有人认为它是天文历法纪录,有人认为它是农业著作,表明研究的角度影

2、响着历史认识的差异,故D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夏小正》可以作为资料佐证,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夏小正》研究角度不同产生认识差异,B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即使有争论的史料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故C说法错误。2.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B.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C.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战国时期的潮流并不是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排除A;儒学强化社会秩序

3、,并不是所有学派,故B错误;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说明社会政治结的变动,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C正确;性恶论是儒学的内容,儒学在当时并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D-18-错误。3.汉初儒学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统治者合作,力图实现学术为社会服务的政治构想……使儒学成为建立在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的严密哲学体系。材料说明汉初儒学知识分子A.继承了先秦儒学并使之上升为官方哲学B.顺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社会发展趋势C.使儒学思想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D.形成了三纲

4、五常的传统宗法伦理哲学观【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接受的是被改造后的新儒学,排除A;随着汉初六十多年休养生息政策带来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时期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是由于汉初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故选B;汉初儒学知识分子使儒学适应时代需要,排除C;D项是为巩固君权的需要,排除。4.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公元408年的一份文书,用楷书书写,记录的是当地选举应试的情况,策试内容涉及《诗经》、《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典籍。这反映了当时A.

5、大一统王朝的权威不断加强B.陆上丝绸之路仍然保持通畅C.中央王朝对边疆实施直接管理D.政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楷书书写“策试内容涉及《诗》、《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说明新疆地区文化逐渐与汉族文化的趋同,体现出了统一的趋势,故D正确;公元408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我国处于封建国家分裂时期,故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丝绸之路畅通的信息,故B排除;中央王朝对边疆的直接管理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故C错误。5.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据此能被认定的是初秋庆贺说-18-七月为小秋,若干粮

6、食成熟,汉代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目连救母说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据西晋翻译天竺《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弟子目连供养十方僧众,最终救出坠入地狱的母亲。地官生日说北魏《道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A.中元节历史内涵丰富B.中元节是外来的节日C.史书的记载矛盾荒谬D.中元节起源于西汉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中元节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祭祖活动,也包含佛教的救母意愿,更涉及道教的善恶观念,反映出中元节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佛教仪式中包含中元节救母意愿,但无法说明中元节是否

7、是外来节日,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不同文化中中元节的内涵不同,不能说明史书的记载矛盾、荒谬,C错误。材料表明,汉朝在中元节是“按例”祭祖,无法说明中元节起源于西汉,D错误。6.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文献出处“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旧唐书·回纥传》“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全唐诗》“诸邵多透纸袄为衣。”宋代《渑水燕谈录》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18-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A.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B.唐宋丝麻纺织

8、出现严重衰退C.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答案】C【解析】【详解】虽然贫穷百姓因经济原因可能穿着纸衣,但不能说“只能”穿纸衣,排除A;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