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3)

鱼我所欲也 (3)

ID:43435704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2

鱼我所欲也 (3)_第1页
鱼我所欲也 (3)_第2页
鱼我所欲也 (3)_第3页
鱼我所欲也 (3)_第4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孟子》二章第1课时鱼我所欲也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二、【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2.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

2、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诠释了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的思想。<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4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3、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合作探究1.把握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这个论点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引出的。先以活常理比喻论证,再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

4、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更为珍贵的,当二者不可兼得,选择最珍贵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样道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也用了对比论证。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引出论点。 (2)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① 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巧妙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想得到,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重要,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就必须“舍生取义”。② 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③正反对比论证。和

5、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人。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④ 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强调了要讲“义”,“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会接受,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人。42.理解文章重点(1)“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所欲”指正义的事业,如为

6、国家、社会贡献,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2)“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3) 文中提到“非独贤者有是心”、“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4)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5)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明确:“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3.难点突破论点提出之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论述的?(分析论证思路)明确:第一段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论证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义),有比死亡更可恶的(不义)。接着再从反面论证,如果人只是求生恶死,那么便会不择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