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温故知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温故知新新知预习 一、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4用心爱心专心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4用心爱心专心三、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相关链接背景链接可持续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过来又严重地威胁着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中正式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制订发展社会战略时,追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目标。4用心爱心专心知识
3、链接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复杂性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复杂性主要是指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包括物种的丰盛度、物种间的关联度、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态学家普遍认为,当一个生物群落的复杂性高时,这个群落内部就存在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和群落内部某些种群的波动,就会有较大的缓冲能力。从能量流动角度来看,复杂性高的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更趋复杂,群落中的各个成员既可以接受多种途径的能量输入,又可以对其他成员有多种途径的能量输出,也就是说群落内部的能量流动途径更多。如果其中一条途径受到干
4、扰或堵塞不通,群落就可能提供其他途径进行补偿。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态学家普遍认为,群落的复杂性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些生态学家通过理论研究和野外考察发现,复杂性并不一定导致稳定性。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来说,稳定性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群落自身的特点(如进化历史的长短、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等),群落受到干扰的性质、大小、持续时间等,估计稳定性的指标(抵抗力、恢复力),等等。这里以热带雨林和苔原生态系统为例来说明。热带雨林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高,种间相互作用强度大,进化历
5、史长,而它的环境条件相对比较稳定,可预测性强。苔原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种间相互作用少,进化历史短,环境条件多变而难以预测。一般说来,热带雨林抵抗干扰和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比苔原生态系统强。2.最优复杂性假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增加还是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互作用的性质特征有关。生态系统处于高度有序的内稳定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两类反馈机制来调节的。负反馈机制能够提高内稳定的状态,正反馈机制则能够破坏内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决定于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反馈机制的平衡。物种数量、关联度
6、、相互作用强度是形成反馈机制的基础,如果这些因素的增加导致更多的负反馈机制的产生,稳定性就会随着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这些因素的增加导致更多的正反馈机制的产生,稳定性就会随着复杂性的增加而降低。此外,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随复杂性增加而增加,恢复力稳定性随复杂性增加而降低,因此,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在某一范围内可能随复杂性增加而增加,也可能随复杂性增加而降低。显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既不会总是随着复杂性增加而线性增加,也不会总是随着复杂性增加而线性减少,而是会存在一个最优点,使得稳定性达到最高,这一理论称为最
7、优复杂性假说。4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