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24699
大小:18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2
《高中语文 拣麦穗优化训练11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拣麦穗5分钟训练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灶糖(zào)蹒跚(pán)积攒(zǎn)害臊(sào)B.戏谑(xuē)腮帮(sāi)埋怨(mái)河畔(pàn)C.麦穗(suì)田埂(gěn)悭吝(jiān)阴霾(mái)D.殄灭(zhēn)磕碰(kē)教诲(huǐ)喟然(kuì)解析:B项,“谑”应读“xuè”,“埋”应读“mán”。C项,“埂”应读“gěng”,“悭”应读“qiān”。D项,“殄”应读“tiǎn”,“诲”应读“huì”。答案:A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在那月残星疏的清晨,
2、挎着一只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跟着割麦的人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B.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伴着的痴想,也一同包进包裹里的时候,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C.她们全都放声大笑,象一群戛戛叫着的鸭子。D.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解析:C项中“象”应写作“像”,“戛戛”应写作“嘎嘎”。答案:C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等我长大以后,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___________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___________,也没
3、有任何企望的。(2)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___________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A.质朴祈求爱恋B.朴素乞求依恋C.质朴乞求爱恋D.朴素希求依恋解析:质朴:朴实,不矫饰。朴素:朴实,不浮夸。质朴,一般用于品质,而朴素适用的范围比较广。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示。乞求:请求给予。希求:希望得到。爱恋:热爱而难以分离(多指男女之间)。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D项与语境相符。答案:D4.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错误的一项()A.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稀稀拉拉盛着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
4、了。”然后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B.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C.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D.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或一块灶糖、或一个甜瓜、或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解析:D句中顿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这里是列举出老汉带给我的一些小礼物,各作一个句子,不能用顿号。答案:D5.张洁,当代女作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8用心爱心专心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淳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答案:《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10分钟训练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解析:自然环境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
6、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梦表达的是天真烂漫少女纯真的向往。参考答案:①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②总领全文并贯串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2.“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又想的是什么?唉,她还能想什么!”这段话中“月亮”和“能”反映出农村姑娘的什么心态?参考答案: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②突出了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
7、好人的心态。3.“我常常想起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把“常常”换成“很”,好吗?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4.文章写“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解析:一个纯真的小女孩,带着人世间纯美的爱
8、,表达了对老汉的同情与“爱”情,既表达出了本文的中心,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参考答案:文章写我与卖灶糖老汉简短、质朴的对话,既刻画了“我”的童真无邪,更是不显山露水地交代了卖灶糖老汉的悲苦身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无家无业,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随处为家。这样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