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证据法学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ID:43419237

大小:1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1

证据法学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_第1页
证据法学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_第2页
证据法学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证据法学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篇证据论第二章民事诉讼证据概述第一节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二、民事诉讼证据的构成要件(特征)(一)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民事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它存在的形式是客观的;第二,民事诉讼证据反映的内容具有真实性;第三,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内容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二)必须与待证事实存在着联系,即具有关联性。1、概念:它是指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的联系。2、确定标准:判

2、断有无关联性的标准是:由于证据的存在,使得待证事实的真实或虚假变得更为清晰,从而有助于证明待证事实的真伪。(三)法律性合法性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收集证据的合法性(2)证据形式及形成的合法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证据的形式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存在形式表现出来;二是当法律规定某些事实或法律行为须用特定形式的证据来证明时,应当使用特定形式的证据。(3)证据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合法性第二节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一、本证与反证按照证据与证明责任的关系,可以把证据分为本正与反正。本证是指对

3、待证事实负有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提出的、用于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反证则是指对特征事实不负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为证明该事实不存在而提供的证据。区分本证与反证的实践意义在于:(1)说明这两种证据在证明标准上存在重大区别。(2)明确调查证据的顺序。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按照证据与待证实是之间的关系划分。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事实有直接联系,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间接联系,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事实,因而需要与其它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区分二者的实践意义于:(1)使

4、各诉讼主体认识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及直接证据的作用以便尽量收集直接证据;(2)在无法获得直接证据时,就必须借助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但应遵守其证明规则。三、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按照证据来源进行分类。原始证据是直接来自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派生证据也称传来证据,是指从原始证据派生来的证据。区分此类证据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立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优于传来证据的证据规则,尽可能收集和提交原始证据。(2)确立使用派生证据须谨慎的证据规则。四、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按照固定,保存证据的方式分类。凡是以人为载

5、体并以他的感受、记忆、判断、陈述为表现形式的证据称为言词证据。言词证据的最大特点有二:第一是动态表现性。第二是不稳定性。凡是以“物”为载体并以其记载在“物”上面的内容为表现形式的证据便是实物证据。实物证据的最大特点也有二:第一是态势反映性。第二是相对稳定性。七种证据形式一分为二。属于言词证据的有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属于实物证据的有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勘验笔录。应注意对于实物证据的及时保全;对言辞证据应注意核实审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