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

ID:43418396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2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_第1页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_第2页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_第3页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斑羚飞渡》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问是知识的窗户,才能的马达,创新的动机。质疑,即提出疑问。阅读中的质疑,是指经过较充分的阅读感知分析后提出疑问。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而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设法教得学生没问题,这便是成功的教育。而现代的教育观则认为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才是成功的教育。“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又是另一个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遇到新的困难的情境一样。(杜威)”所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

2、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有一次,我在上公开课《斑羚飞渡》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二、案例过程  师: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这句话我随便说的,没指望学生提问,因为快下课了。我希望学生上完课没有问题,那我可以圆满完成这堂公开课,准时下课。但事于愿违,一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我认为“两座山峰之间相距约六米左右”这句话有毛病,其中“约”和“左右”都是对六米的限制,都表示估计,只需一个就行了。  (学生振振有词)  师:这位同学发现了教材中的一个错误,老师都没发现,你可真了不起。  (这一表扬可好了,“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3、学生都来劲了。)  生:老师,“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掉到河里,怎么能“粉身碎骨”呢?  师:你真细心啊!作者用词不准确,是吗?说得有道理。  (这时,后排听课的老师频频点头,露出赞许的微笑,我眼睛一亮,计从心来。)  师:同学们,刚才王涛、叶晨同学提的问题很好,你们还有另外的见解吗?老师希望你们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虽然我知道时间不多了,但我预感接下来会更精彩,所以我继续问了。学生竟真的一发不可收拾。)  生:老师,我认为“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这一句有毛病。流星应当是倾斜的,不可

4、能笔直地往下落。(后排响起了掌声。)  师:是啊,你真棒!  生:老师,作者写“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这句话不好。老斑羚这里表现的是对生的渴望,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说它“老眼昏花”或“故意要逞能”是贬低老斑羚。  (掌声)  师:你为老斑羚抱不平了,是吗?我赞成你的看法。  (学生笑)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一句不真实。人有可能被感动,那么狗也可能被感动到吗?猎狗的狗性决定,它这个时候只能是精神亢奋地追逐、围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动得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5、 师:同学们,你们说呢?  生1:是的。  生2:不,这里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我觉得无关紧要。  师:各有见解,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就行。  生:老师,伤心崖“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剖开”不如“劈开”。“剖开”  的东西应该比较小。  (掌声)  师:这掌声是对你看法的肯定,真不错!  生:我觉得他们不可理解——他们是来打猎的,但为什么在羚羊都要摔死的时候  不开枪呢?  师:他们可能是被感动了。  生:如果是被感动了,那为什么不撤退,放羚羊一条生路呢?  师:就是啊,我也不理解。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  出了长长的

6、舌头”不真实,你看得目瞪口呆了,就根本不会注意到狗和其他猎人了。  生:老师你刚上课时说,斑羚是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可是作者却说它们有七八十只。  ……  师:同学们通过研讨,发现了课文的失真之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一大收获,而更大的收获是同学们敢于质疑教材,探索真理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这堂公开课虽然拖课了,但在拖课的时间里,听课的老师掌声不绝。课堂本身就是个“变数”,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后,教师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就会出现。我始终相信这句话:如果你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必给你一个惊喜。)  三、案例反思  (一)激发学生的

7、问题意识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杠杆  以前,我总是根据自己的既定设计对学生进行“追问”,把学生的思路框定在自己的准备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总是急匆匆地直奔“预设”的目标,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过长,我就担心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于是,我常打断学生活动,把正确答案灌输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上课不爱发言,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他们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而今天的教学,学生更主动了,理解也更深刻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也更精彩了。因为我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