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12035
大小:1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四川省重庆市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汇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州江南中学《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第一单元)1、哲学是神秘的,虚无缥缈的。2、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与我们无关。3、哲学等于智慧。4、哲学的任务等于哲学的作用。5、哲学简单化,世界观等于哲学。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7、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8、哲学是科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知识的总和。9、哲学可以替代具体科学知识。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指导作用,哲学无用。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只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是正确
2、的。12、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13、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者。1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15、哲学等于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6、哲学对变革社会起决定作用。17、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18、哲学是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19、主观决定客观,客观符合主观。20、哲学推动时代步伐,指导社会变革。2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它改造为中国哲学。24、马克思
3、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5、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26、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是一回事。万州江南中学《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第二单元)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1、规律是无条件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2、大脑等于人脑,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机器智能有意识,电脑有意识。3、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5、错误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6、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意识是主观的。7、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8、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所以
4、说每个人的意识都是正确的,人们的意识一样。9、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一回事。10、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做到客观和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地位一样。13、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也是实践。14、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回事。15、实践是检验正确认识的唯一标准。16、科学理论=理论、认识=真理17、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18、人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办事。19、有用即是真理。20、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属于自然规律。21、人认识利用规律就是改变规律、改造规律。22、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
5、不变的。23、思维规律是主观的。24、真理发展了,意味着前一真理是错误的。25、意识能够直接使物质的具体形态发生变化。26、实践=实际。只有正确的认识来自实践。2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真理是绝对的,任何条件都是真理。28、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29、变革社会的实践等于社会实践。30、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31、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3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不存在盲目的实践。33、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34、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35、知识的来源
6、(产生途径)只有直接经验---实践。36、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主观世界。37、科学理论、客观事物、主观认识可以充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8、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认识的根本目的。39、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40、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4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反映。42、真理是主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4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表明它是一种往复的循环运动,所以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万州江南中学《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误区(第三单元)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矛盾分
7、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世界观。2、哲学上的联系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联系。联系是单向的,不是相互的。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绝对的;事物普遍联系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4、否认、忽视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主观臆造、虚构联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神造联系是主观唯心主义。5、联系是客观的,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6、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事物没有相对独立性。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的关系。8、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9、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