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

ID:43406256

大小:9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30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同步练习 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图中,是对顶角的为()_l_O_M_N2.如图5,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其理由是()A.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C.垂线段最短D.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3.如图,PO⊥OR,OQ⊥PR,则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A、POB、ROC、OQD、PQ4.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和是同位角的是()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5.在“同一平面”条件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两条不同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右图所示,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7.如图,能判断直线AB∥CD的条件是()A、∠1=∠2B、∠3=∠4C、∠1+∠3=180oD、∠3+∠4=180o8.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八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则()A.只能求出其余三个角的度数B.只能求出其余五个角的度数C.只能求出其余六个角的度数D.可以求出其

3、余七个角的度数9.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第二次向右拐B.第一次向右拐,第二次向左拐C.第一次向右拐,第二次向右拐D.第一次向左拐,第二次向左拐10.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A.150°B.140°C.130°D.120°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三条直线、、相交于点,如图所示,的对顶角是,的对顶角是,的邻补角是。_C

4、_A_B_D_E_F2cba31CBA321OFEDCBA12.如图,按角的位置关系填空:与是;与是;与是。13.如图,若,则时,;若与满足时,。14.如图,AB∥DE,BC∥FE,则∠E+∠B=。15.用4根小木棍可拼成大写的英文字母“M”,平移其中一根木棒,你能得到另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请写出这个英文字母_______.16.如图所示,若△A`B`C`是由△ABC平移形成,若∠BCA=55°,∠BAC=75°,则∠B`A`C`=,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仔细想一想,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每空1分,共10分)

5、17.如图EF∥AD,∠1=∠2,∠BAC=70o,求∠AGD。解:∵EF∥AD,∴∠2=()又∵∠1=∠2,∴∠1=∠3,∴AB∥()∴∠BAC+=180o()∵∠BAC=70o,∴∠AGD=。18.如图,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关系。解:AB∥CD,理由如下:过点E作∠BEF=∠B∴AB∥EF()∵∠BED=∠B+∠D∴∠FED=∠D∴CD∥EF()∴AB∥CD()四、作图。(每小题5分,共10分。)19.如图,作三角形ABC的高AD,并过D点作DE∥AC交BA延长线于E。20.如图,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

6、小船;第20题ABC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如图,∠1=30°,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求∠2、∠3的度数.22.如图,已知:,,求的度数。(8分)23.如图,已知,,说明:。(9分)24.如图12,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_1_2_B_A_G_E_F_C_D_D_F_C_E_A_B25.如图,已知CE∥DF,求∠ACE+∠ABD-∠CAB的度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