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ID:43389886

大小:8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_第1页
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_第2页
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木试卷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其屮选择题为单选题。1.试卷的结构(表一):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合计分值26212023902.试题分布大致为(表二):内容及分值合计力学热学光学电学能量题号1、5、6、7、8、9、11、13、16、19、212、124、15、183、10、17、20、22.2314题最11236123分值41510313903.知识点考查覆盖率(表三):知识点考查覆盖率合计力学执学电学声学光学原子能量考纲知识点个数311618

2、4133590所考知识点个数1227030125覆盖率38.7%12.5%38.9%023.1%020%31.3%4.试题的基本特点(1)今年的试题内容力求创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有用性”原则,在小题的设置屮更多地体现新课程理念,较好的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课程的三维冃标,同时试卷考查的范围有较广的知识覆盖而,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2)今年试题考查的重点仍放在力学、电学两部分,占满卷分的80%,声学和原子物理的知识在试卷中没有出现,光学热学也仅出现了两题(第2、12题),占分比是5.6%,能

3、量部分仅-•题,占分比只有3.3%,反应出初中物理的知识结构。(3)试题坚持而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对初中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学握程度,以学生的水平检测为主,适当兼顾升学选拔,使得两考合一得到体现。(4)与时俱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题加强或渗透了对学生怙: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杏和教育。在试题内容中渗透丰富的悄感、态度为价值观因素,使知识的考查和情感的体现有机融合。许多试题都重视发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如笫2题科技奥运的理念,笫8题以上海外白渡桥的搬迁为背景;笫14题关于地震

4、堰塞湖的问题等等。二、学牛答题情况分析(抽样294份)1.成绩分析表(表P4):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81—90分72—80分63—71分54—62分45—53分36—44分27—35分18—26分0—17分46.6244.9%23.47%23人46人30人32人29人23人26人30人55人2.各题得分情况(表五):题号(1—10)(11—17)(18—20)四(21—23)总分卷面分2621202390实得分(平均)15.7411.9310.0212.2549.94主要错题号1、7(2)、9(1)(2)13、15、16、1718

5、、20⑵21、233.主要错题得分情况(表六):大题•—二三四题号179151617182021I23分值2443335789得分率45.9%50.5%40.1%41.8%34.4%35.0%29.9%53.3%51.8%47.9%4.答题中反映出的问题(1)对物理概念没能很好的理解。从表六可以看出,冇不少题的正确率小于一半,说明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对物理概念仅仅是记住了却没能理解,更谈不上正确应川。如第7题,考察了“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并结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学牛在解答时,由于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不透,

6、做图错误严重,还有一些同学图是画对了,可计算乂出了问题,结果本题失分较重。再如笫15题,考查了学牛•対光、磁场、光线、磁感线的认识和理解,可是学生们对“光是一种电磁波”不敢肯定;第16题考查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学牛对什么是惯性和惯性定律记得很熟,但是对惯性由什么决定没能理解,应该是导致错课的主要原因。(2)日常教学中的探究实验流于形式。对于实验,学生平时是做了,如果让学生重现实验的过程,可能不会出错,但是要是讣学牛根据实验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学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了。这说明FI常的教学中,学生实验的探究过程并没有真正开展起來

7、,而是很多实验仍然变成验证性试验,这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如18题,学生对这个实验都知道该注意什么,也都清楚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但是本题所问的不是这些,而是问“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也就是“过程”是怎么的,假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是真正按照探究实验的要求来开展的,就一定会止确回答;同时,木题是看似简单的一道选择题,但却是多少年來在物理考试中未曾出现过的多项选择题,这也是本题失分的另一更要原因。本题是全卷屮得分率最低的。

8、对于第20题的“误差分析”,应该是平时教师强调不够,学生训练不足,学生在考试时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考虑,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不能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对知识的学握僵化、呆板。(3)计算题缺乏规范训练。在计算题中,首先反映出学生们对相关物理概念不I•分清楚,如第23题,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