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83768
大小:401.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8
《《肠套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肠套叠定义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造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60%的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80%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男孩发病多于女孩,约为4:1,健康肥胖儿多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人认为与婴儿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动度大有关;5%为继发性,多为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可见明显的机械原因,如与肠息肉、肠肿瘤等牵拉有关。此外,饮食改变、腹泻及其病毒感染等导致肠蠕动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病理生理肠套叠多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根据套入部分
2、的不同分为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和多发型。其中回盲型最常见,约占总数的50%~60%、其次为回结型,约占30%;回回结型约占10%;多发型为回结肠套叠和小肠套叠合并存在。少见肠套叠多为顺行性套叠,与肠蠕动方向一致,套入部随肠蠕动逐渐向远端推进,套入肠管不断增长。肠套叠时,有果酱样便:由于鞘层肠管的持续痉挛,挤压套入肠管,牵拉和压迫肠系膜,使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套入部肠管淤血、水肿、肠壁增厚、颜色变紫,并有血性渗出液及腺体黏液分泌增加,进入肠腔内,产生典型的果酱样便。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是随着肠壁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加重,从而引起
3、动脉供血不足,最终导致肠壁缺血性坏死出现上述症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2岁以下婴幼儿多为急性发病。急性肠套叠1腹痛由于肠系膜受牵拉和外层肠管发生强烈收缩所致。患儿突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巷白,出汗,拒食。持续数分钟后腹痛缓解,可安静或入睡,间歇10~20分钟又反复发作。2呕吐在腹痛后数小时发生。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因肠系膜受牵拉所致),呕吐物为内容物,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后可含胆汁;晚期为梗阻性呕吐,可吐出粪便样液体。3血便为重要症状,约85%病例在发病生6~12小时发生,呈果酱样黏液血便,或作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4腹
4、部包块多数病例在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肿块,表面光滑,略有弹性,稍可移动。晚期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可出现腹胀、腹水、腹肌紧张及压痛、不易扪及肿块。5全身情况患儿在早期一般状况尚好,体温正常,无全身中毒症状。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并发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全身情况恶化,常有严重脱水、高热、嗜睡、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慢性肠套叠以阵发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腹痛时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肿块,缓解期腹部平坦柔软无包块,病程有时长达十余日。由于年长儿肠腔较宽阔可无梗阻现象,肠管也不易坏死。呕吐少见,血便发生也较晚。辅助检查1、腹部B超在套叠部位横断扫描可见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纵断扫描可
5、见“套筒征”2、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可见靶环状肿块影退至回盲部,“半岛征”由大到小,最后消失,诊断治疗同时完成。3、空气灌肠可见杯口阴影,能清楚看见套叠头的块影,并可同时进行复位治疗。4、钡剂灌肠可见套叠部位充盈缺损和钡剂前端的杯口影,以及钡剂进入鞘部与套入部之间呈现的线条状或弹簧状阴影。只用于慢性肠套叠的疑难病例。治疗要点急性肠套叠是急症,其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1非手术治疗灌肠疗法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包括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复位三种。首选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复位目前已很少用。2
6、手术疗法用于灌肠不能复位的失败病例、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疑有肠坏死或肠穿孔以及小肠型肠套叠的病例。手术方法包括单纯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瘘术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与肠系膜受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2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有关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健康婴幼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扪及腊肠样肿块时可确诊肠套叠,应密切观察腹痛的特点及部位,以助于诊断。2、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灌肠复位成功的表现:(1)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带臭味的黏液血便或黄色粪水;(2)患儿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及呕吐;(
7、3)腹部平软,触不到原有的包块;(4)复位后给予口服0.5~1.0G活性炭,6~8小时后可见大便内炭末排出。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存在,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知作进一步处理。3、手术护理(1)术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特别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率乱、出血及腹膜炎等征象,作好术前准备;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消除其心理负担,争取对治疗和护理的支持与配合。(2)对于术后患儿,注意维持胃肠减压功能,保持胃肠道通畅,预防感染及吻合瘘。患儿排气、排便后可拔除胃肠引流管,逐渐恢复由口进食。4、做好家长的心里护理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