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

ID:43356155

大小:32.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30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_第1页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_第2页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_第3页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_第4页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语文课堂活起来Sxm28202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面对极具现代意识的语文新课程,面对变革中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学改革牵涉面广,暂且不论。作为一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应是刻不容缓,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我觉得,以水来喻课堂教学是非常恰当的。有的课堂犹如死水一潭,波澜不惊;有的如涓涓细流,清澈欢快;有的如惊涛骇浪,动人心魄;有的貌似平静,实则激流暗涌;有的九曲十八湾,一波三折……。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哪种风格的课堂教学都要求有活力,要摒弃那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有位专家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

2、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吕叔湘先生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做的一些尝试。一、依托文本,拓展教学空间,激活课堂教师要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教学目

3、标,围绕教材想点子、做文章。每课的教学目标应不求全而求精,集中一点打攻坚战。对不同的文体应依据其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对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可运用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方法。一句话,要始终抓住文本,灵活运用教材。(一)以文本为中心,学会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其审美功能的。阅读教学也同样应当从语言切入,进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应当是语文教学首先关注的问题。如《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极具抒情色彩、内涵丰富的文章,但对于文中“悲”之所在,不能只停留在贴标签似的分析上,而应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找出作品中人物一一离去时

4、最悲痛的描述,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二)以文本为基础,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拓展想像空间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应努力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不断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像空间,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主旨,从而赋予读者参与作品再创作的权利。引发思考,激起联想,是文学欣赏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而对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的发现,正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大到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发展,小到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

5、等。如欣赏小说,要善于抓住情节的多元发展态势,通过猜测、构想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最后一课》的故事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的,人物命运的未来发展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三)以文本为平台,重温复读,挖掘深层意蕴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上说,对一篇作品的全部内涵,没必要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穷尽的阐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对作品的理解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其审美接受具有历时性特点,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有时需要被学生逐渐地发掘出来。这就要求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应当设计得尽可能单一一点,不必面面俱到。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过

6、去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复读,使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产生新的认识,进而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如教《春》,自然要介绍朱自清先生,复读《春》一课。学生小学时读《春》,对作品中情感的把握未必准确,也体会不深。到了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此时再读,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读出生活,读出成长,读出思想,也可以从另一侧面读懂作者。学生初中时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读小学时的《三味书屋》,不仅有助于认识鲁迅的写作风格,更可以从现实和想像的不同角度去观照文学作品。事实上,一篇作品的全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一阶段的读者解读完,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逐渐被读者发掘出来

7、。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提及学生熟知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便会获得新的审美感受,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二、着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激活课堂我们所说的“把课教活”,不仅是指教师应当如何“教活”,而且还指通过教师的努力,怎样真正让教学的对象——学生“学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在研究教材思路、教学思路的同时,还要研究学法思路;在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的同时,还要对自己施教的对象了如指掌。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