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

ID:43342497

大小:11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8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_第1页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_第2页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_第3页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_第4页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Standardofrespondingtotouristattractionsduringpeakhours(A++standard)          -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3.11最大承载量maximumcarryingcapacity13.21游客高峰时段peakhours13.32重点旅游景区keyattractions23.42突发事件emergencyevents23.524应急服务总则25基本要求25.1组织管理25.2信息管理35.3投诉处理45

2、.4服务保障45.5停车场所45.6出入口处45.7游览线路55.7.1交通站点55.7.2主要游览点56等级划分与应对要求56.1应对等级划分66.2三级黄色应对要求66.3二级橙色应对要求66.4一级红色应对要求7资料性附录——等级应对指标要求810前言为提高游客高峰时段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特制定游客高峰时段山岳型重点旅游景区应对标准。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和编制。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九寨沟景区管理局。10游客高峰

3、时段旅游景区应对标准(A++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游客高峰时段山岳型重点旅游景区的应对等级划分与各等级应急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游客高峰时段山岳型重点旅游景区服务要求及对客服务场所,主要包括停车场所、景区出入口、交通站点、主要游览点等,非重点旅游景区可以参考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

4、评定GB/T10001.1-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21268-2007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26355-2010旅游景区服务指南GB/T16766-2010旅游服务基础术语GB/T10001.1—2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20501.1-2013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3术语与定义GB/T16766-2010确立的旅游服务基础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最大承载量maximumcarrying

5、capacity以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安全最低限为标准确定的最大旅游接待量/天,其值应由景区主管部门核定。3.210游客高峰时段peakhours旅游景区日游客量达到或超过最大承载量的百分之六十。3.3重点旅游景区keyattractionsAAAAA级旅游景区和政府文件明确规定景区。3.4突发事件emergencyevents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3.5应急协调小组Emergency response and coordination group由

6、旅游景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牵头,旅游、卫生、公安、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临时协调机构,负责景区外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的应急处理工作,并履行跟踪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等职责。4应急服务总则4.1旅游景区的应急管理体系应纳入地方政府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中,提供服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确保及时、有效应对。4.2旅游景区的信息管理体系应纳入地方政府的突发事件信息管理体系中,提供服务应满足游客对信息准确、及时、全面把握需要,确保远程、中程、近程数据交换。4.3旅游景区应在高峰时段应充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准备,尤其是应确保高峰时

7、段人力、物力、财力储备,确保游客与景区需求。4.4旅游景区应在高峰时段应与景区内、外的当地居民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在满足游客需求前提下,确保当地居民权益。5基本要求5.1组织管理5.1.1应急协调小组宜聘请危机公关、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专家,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与预案,参与应急处置工作。105.1.2旅游景区应建立分区应急中心,负责景区内突发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应急中心须确定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制定具体的应急管理预案和操作手册。5.1.3旅游景区应制定紧急疏散预案,对疏散的区域、疏散的距离、疏散的路线、疏散的交通工具、安全集合点做出详细的规定。5

8、.1.4旅游景区发生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应迅速有效控制与处理,并立即上报应急协调小组。5.1.5旅游景区应设立统计信息预报小组,定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送统计信息,统计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