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ID:43342466

大小:1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二第五单元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把握“主题·主线”——41题考什么·怎么考文明之源——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热点解读——为什么考]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看,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典例感悟——怎样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

2、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

3、之府、文化之邦。——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材料二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吕思勉《中国通史》(

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得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材料一“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

5、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始建于春秋时期”得出起源较早,据材料二“自粗耕进于精耕”“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得出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得出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据材料一“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得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据材料二“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并结合所学得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答案:(1)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

6、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2)特征:起源较早;小农经营;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有利因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主线梳理——归纳备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工

7、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突出“个性·见解”——42题考什么·怎么考末日曙光——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热点解读——为什么考]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都不难看出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即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了衰落。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经过清朝的康乾盛世后,封建社会也走到了末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逐步瓦解着

8、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专制制度已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危机,而且清朝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到鸦片战争前夜,它已衰相尽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很大距离。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提供启示。”反思明清衰落的历史,对我们敏锐地洞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