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

ID:43339272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9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1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2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3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4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5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6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7页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_第8页
资源描述:

《【精品】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2006-1-99:01:34來源: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源及其理论思考戴海东本文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历史现彖,分析了社会主义体制個化的种种根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儿年,列宁曾依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建设社会主义,但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后,列宁适时启用“新经济政策”,并认识到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遗憾的是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过早停止了“新经济政策”,并逐渐在苏联形成了一套后來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的高度集中的政

2、治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201比纪四五十年代,各民主国家也有机会根据本国特点发展社会主义,形成新的社会主义体制,但由于苏联的影响和干涉而失败。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特别强调了“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在其名篇《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止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闪光思想,但其探索未能成功,而是中途夭折。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來,以邓小平理论形成为标志,社会主义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历史才得以结束。一、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体制僵化的原因分析儿十年

3、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之所以不能与吋俱进,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思想理论上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这里重点分析思想理论方而的原因。1.教条主义和思想個化是导致体制個化的根本原因恩格斯早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43页。)。著名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卢森堡也说过:社会主义是一块“处女地”,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经验才能纠止错误并

4、且开辟新的道路,只有汹涌澎湃的生活才使人想到成千的新的形式、主意,保持创造力,自己纠止一•切失误。现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并长期得不到纠止。究其原因,是思想僵化导致体制僵化,而思想僵化乂缘于教条主义。一是对书木的教条化,主要是照抄木木,甚至是误解、曲解马克思主义木木为己所川。长期以來,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把科学的、牛机勃勃的、富有战斗性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僵硬的、脱离实际的教条。山于缺乏止确的思想路线,党的干部长期习惯于背诵马列主义的条文,対任何一种东西,他们都爱引经据典为其寻找理论

5、根据,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死抱教条不放,如果从木木上没有找到理论根据,他们就采取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如在社会主义才厉问题上,前苏联一味强调斯人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合”,不承认才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思想宣传工作中,他们以口己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的那一套垄断真理和意识形态。一方血理论成为剪裁现实和实践的僵死的标尺;另一方血,理论往往成为为自己实践活动辩护和向论敌攻击的工具,表而上看來战斗力特强,实际上离开了一言堂的护身符就不堪一击。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照搬书本,照搬外国的现象当属教条主义的典型表现。最

6、初是苏联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木搞教条,而后是其他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较高发展阶段冇关特征的论述拿到现实社会屮付诸实施,把社会主义设计成固定不变的模式,期望社会主义一经建立起來就达到最高境界。其结果只能束缚各国党和人民的手脚,妨碍他们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也妨碍他们立足木国借鉴别国经验。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來社会理论的教条式的理解,在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斯人林社会主义理论和苏联模式阶段。二是对历史经验的教条化,主要是把苏联的经验绝对化、神圣化

7、。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完全相同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跖都是在一定的国际背呆和形势卞进行的,不能不受不同时代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在其建立Z初也曾突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在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方面做了第一次人规模的尝试但苏联体制是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有严重缺陷、带有扭曲变形的一种社会主义版本。尽管在其推行的过程中获得过相当成效,但人们把特定时期取得的成绩扩大化、凝固化,并形成了对这种体制的僵化观念,从而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潭。斯人林之后的苏

8、联儿任领导人也人都把这种陈口的、带令缺陷的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木制度等同起来,自己不思改革,也不允许别人改革,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改革的大好时机,使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积累的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先或后、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