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

ID:43321557

大小:184.2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9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_第1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_第2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_第3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_第4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命题人:曲晶审题人:李薇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农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去向、资本对农业生产的参与程度等反映出来,题干没有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可知,工具投入占很小比重(2%)。联系所学知识可

2、知,铁犁牛耕等耕作技术和工具是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前提条件,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从春秋战国吋期成形以来,其铁犁牛耕的模式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小农家庭拥有铁犁、耕牛等基本生产工具后便不必再对生产工具有太大投入,只需承担修缮工具的费用。在小农大量增加肥料、投入人力等措施增加亩产量的背景下,工具投入占比因而非常小,但不能说明小农减少对犁耕的依赖,犁耕仍是小农生产的前提,故B项错误;专业化的生产属于集约型生产,要求采取新技术、新工具等科技含量高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与图表反映的小农增加产量的思路不同,故C项错误;根据图表可知,江南农村家庭的投资主要在

3、肥料、播种、灌溉上,工具占很小比重。施加肥料、选育优种、勤加管理(灌溉等)等手段,尤其是施加肥料占比近半(45%),反映小农家庭通过高投入尽可能地提高亩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征,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1.河北《元氏县志》载,民国时期当地“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Z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Z棉,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具有A.农工结合的特点B.工商皆本的特点C.精耕细作的特点D.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所食者”、“所衣者”、“常见农民

4、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可以得出,当地人们的衣食来源于自己耕织,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D;农工结合没法体现产品自己享用的信息,故排除A;工商皆本不符合题意,提干屮没法体现商业的信息,故排除B;C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点睛:本题属于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2.清初《扬州

5、竹枝词》中写道:“乡咅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顷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商品经济向开始农村渗透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清初’和“北贾南商近识名。”可知南来北往的商人很多,反映了清朝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所以C正确。ABD没有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清朝商业特点1.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

6、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正解释了清雍正时期山西人思想观念变化的原因,故A项正确;材料无涉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本题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所反映的是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发生的改变,而未提及商人政治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清代山西

7、的商业发展状况与对民众思想的影响2.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垄断外贸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意在强调海禁松弛,“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冋籍”、“只准出口少量粗丝”等信息均足以证明海

8、禁尽管松弛但是仍然有诸多限制,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只能是清代在康乾以后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屮国的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