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

ID:43319950

大小:227.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30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_第1页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_第2页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_第3页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_第4页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疲劳强度教学课件》焊接疲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焊接疲劳理论基础Radaj和Sheppard通过研究指出,不同结构和不同载荷形式下的焊点疲劳可以同过对焊点周围板上局部应力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的方法来评估。Rupp等人则描述了如何计算这些结构应力,并基于最大、最小应力和载荷谱对焊点进行疲劳寿命计算。一般来讲,焊点通过梁或杆来模拟,焊缝通过板壳单元来模拟。下面分别介绍焊点和焊缝的处理方法。1.1焊点疲劳的基本理论1)焊点的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中,要求用垂直于两连接板的刚性梁单元来模拟焊点,而两连接板用位于板中面的壳单元来模拟,如左下图所示。经梁单元传递的力和力

2、矩被用来计算焊核和连接板周围的结构应力,依此通过S-N法预测焊点的疲劳寿命。其屮梁单元附近的壳单元网格无需特殊细化,保证梁单元的足够连接刚度即可。经验表明,焊点周围的売单元尺寸为焊核直径的两倍以上时能满足要求。2)疲劳应力的计算右上图所示为典型的点焊连接件。通过有限元方法來计算结构应力时,模拟焊核的刚性梁单元长度为0.5$+S2),S],S2分别为板1和板2的厚度。点1和点2分别为梁单元在两层壳单元上的端点,点3为焊核中心线与两板连接面的交点。所有的力和力矩按图中坐标系对应计算。从计算所得的应力数据结果文件

3、中分别提取点1、点2的力仗、Fy、Fz和弯矩哝、My、Mz,依此来计算板1和板2内表面以及焊核与两板交接点处的结构应力(沿焊核圆周方向每10度取一个点来计算)。点1和点2上的力和弯矩都是焊核作用到板上的,而点3上的力和力矩为上层板作用于下层板的。上述结构的应力计算如下:对于点1,板内表面上的等效应力为焊核沿周向方位角e的函数,即1=一%(®)cos(0)-%(FV1)sin(0)+om(lx{Fz}}+(ynuix(Mrl)sin(0)-^iav(Mvl)cos(6)d——焊核直径;%闪卜式。当Fzi>0时

4、,巧叭(FJ=RM®];K严0.6后,作为对弯曲应力梯度效应I®丿的补偿;当FZ1<0时,Gmax{Pzr)=0o这样,只有焊核轴向力中的拉伸分量对损伤有贡献,且/、(1.744MJz、(1.744性)0吨(MJ=爲[ds?J;(MJ=K}[疋点2的结构应力计算与点1类似。点3的结构应力计算用绝对最大主应力作为损伤参量,这样可使计算简单化尸仏(耳3)sin(2&)+仏(耳3)cos(2&)”巴3)+(rmax(Mx3)sin(&)+crmax(Mr)cos(&)式中,-(F.)=^maxx3/.3兀d当心

5、>0时,<7max(E3)=-^^当心50时,0吨(心)=0。71(T0nax(Mx3)=32叫兀d‘32M、.3"max(My3)=加3面内的主应力可以从焊核中的切应力和正应力求得:式中,应力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力将作为损伤参量。3)焊点的疲劳特性该计算除需要分别对应于焊核和连接板在循环特性R=0吋的S-N曲线,还要考虑平均应力敏感系数和标准差参量,这些S-N曲线与母材的S-N曲线完全不同,是典型的S・N曲线,用公式表示为S=SRIRN泸式中SRl——S-N曲线与S轴交点的纵坐标;bx——材料常数。对于每

6、个应力循环,平均应力可按下式进行修正,即R=0时的等效应力幅值为S二S+呱0M+1式中M——平均应力敏感因子。4)焊点损伤计算在焊核和连接板处的结构应力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后,结合焊核和母材的材料特性,通过准静态方法或模态叠加方法对每个计算点的有效应力历程进行计算,然后运用雨流循环计数,再根据Miner•法则进行疲劳损伤的计算式中£>,——每级载荷下产生的损伤;耳一一每级载荷的循环次数;N订一一每级载荷的对应的疲劳极限次数。这样可得到所有焊点损伤和寿命的分布情况,并可知哪块连接板上会先产生疲劳裂纹以及裂纹的初

7、始方向。1.2焊缝的疲劳焊缝疲劳的分析方法与焊点的分析方法类似,都是采用S-N方法,结合Miner法则进行疲劳寿命的估算,主要区别表现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下面主要对焊缝式中,应力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力将作为损伤参量。3)焊点的疲劳特性该计算除需要分别对应于焊核和连接板在循环特性R=0吋的S-N曲线,还要考虑平均应力敏感系数和标准差参量,这些S-N曲线与母材的S-N曲线完全不同,是典型的S・N曲线,用公式表示为S=SRIRN泸式中SRl——S-N曲线与S轴交点的纵坐标;bx——材料常数。对于每个应力循环,平均

8、应力可按下式进行修正,即R=0时的等效应力幅值为S二S+呱0M+1式中M——平均应力敏感因子。4)焊点损伤计算在焊核和连接板处的结构应力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后,结合焊核和母材的材料特性,通过准静态方法或模态叠加方法对每个计算点的有效应力历程进行计算,然后运用雨流循环计数,再根据Miner•法则进行疲劳损伤的计算式中£>,——每级载荷下产生的损伤;耳一一每级载荷的循环次数;N订一一每级载荷的对应的疲劳极限次数。这样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