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

ID:43283221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9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_第1页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_第2页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_第3页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_第4页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课程考试大纲(试行)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适应专业:课程学时:课程学分:编写日期:(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例,红色部分请根据相应课程修改)一、课程目的与任务要求自动控制作为技术改造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研究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稳定性、快速、精度等问题。在自动控制中研究各种不同的输入量、反馈量、干扰量对系统的影响,所以,它是自动化仪表、元件、自动控制装置和系统等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研究工业自动化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数学模型、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一般规律。控

2、制原理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它是根据系统本身各个环节所具有的特性、检测环节的信号、干扰存在的环境,从理论上来判定。所以该课程带有较强的数学理论推导,对数学、计算方法都有较高的要求。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对后续课程有较大的支撑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工程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快速性能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对系统进行调试,对系统的参数,能作出合理的选择,面对复杂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使应考者提高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

3、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按大纲规定试题中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复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1.本课程考试方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100分制,60分为及格线。1.本课程的考试题型:一般采用判断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2.试题中主观性试题占40~50%,客观性试题占50~60%。主观性试题是指正确答案可用多种方式表达。3.试题分为较易、中等难度、较难(偏难)难度较大四个层次,其比例大致为2:3:3:2。4.试卷中识记占20%;理解占30%;简单应用题30%;综合题占20%。必须指出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认识能力

4、层次又是一个概念,在各认识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在各难易程度的级别中,同样会包含有不同认识能力的层次,切勿混淆。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应考者,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三、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线性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考试内容充分了解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传递函数;系统动态结构图;系统状态方程的描述。二、考核知识点1.电子电路及系统编写微分方程2.传递函数的定义3.把系统原理图编写为系统动态结构图4.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5.系统状态结构图的描述三、考核要求1.识记1)传递函数的定义;2)结构图等效变换的规则;3)脉冲函数的定义。2.理解1)数学模型,不同类型的系统是否

5、有相同的数学模型;2)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有哪几种描述形式;3)动态结构图,绘制动态结构图的方法与步骤;4)结构图等效变换规则;5)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3.简单应用1)简单电路的微分方程;2)简单电路的传递函数。4.综合应用1)微分方程的建立;2)等效结构图变换;3)系统传递函数的求取。第二章第三章。。。。。。四、指定教材与参考书目1.指定教材:孙炳达编,《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参考资料:余文休编,《自动控制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五、其它说明执笔人:审核人:[附录]题型举例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6、.不同类型的系统,只要阶数相同都有相同的数学模型。()2.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主要指: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3.多个环节并联,其等效环节,等于各个环节相乘。()4.控制系统引入串联微分校正环节,能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能。()5.劳斯表第一列各项均为正,则系统有根分布在S的右半平面。()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把正确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6.同时具有开环结构和闭环结构的控制系统称()。1)随动系统2)反馈系统3)复合系统4)开环控制7.影响系统输出最大的量是()。1)输入量2)干扰量3)反馈量4)局部闭环反馈8.等效结构变换、当分支点从环节

7、的输入端移动到输出端,其等效要求()。1)乘以被移动过的环节2)乘以被动过环节的倒数3)乘以上一个环节4)不作任何处理9.系统前后两个环节串联时,将会引起前一个环节的输出数值的变化,这种现象称()。1)负载效应2)平衡效应3)滞后效应4)超前效应10.若要减小二阶系统瞬态响应中的超调量,必须()。1)减小ωn2)增加ξ3)减小ξ4)增加ωn三、填空题(在下面各小题题干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答案)11.非最小相位系统,是指有根分布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