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ID:43281193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29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_第1页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_第2页
资源描述: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摘要】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之间的交替并峙,展示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一种力量败阵下来,就有另一种新的力量的长起来,前者在败退中寻找机会,经过新的组合,卷土重来,后者抗衡。【关键词】近代中国;革命;改良;如何正确评价革命和改良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以辛亥革命而言它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把它简单归之于某些人物情绪化的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唯心史观革命要有破坏但不是破坏一切革命的目的是建设破坏与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关系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二者对立起来的观点也是

2、错误的而对于革命改良的得失必须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完全抹煞革命一味颂扬改良无疑也是错误的革命与改良犹如历史之两大车轮,推动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前进。革命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改良则是以渐进的、较为缓和的斗争方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二者交叉的。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新的力量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的,往往伴随着多种形式。在欧风美雨飘打下的近代中国,各种思潮一齐涌来,形成了各种政治实力。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粉碎了洋务派30余年的“富强”思想,酝酿已久的维新变法思想成为一股富有朝气的政治力量。他

3、们组织强学会,通过“公车上书”把“变政改制”的政治思潮推向政治运动。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活动起来,组织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在中日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强学会和兴中会,一个以改良为宗旨,一个以革命为归依;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他们揭出了改良与革命两面大旗,为衰落的中国寻找出路。同时出现的这两股政治力量,不是相等的开展活动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它们各有自己的时代。从1895年5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的几年间,改良派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被时人看成“新党”,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给人们带来了

4、开创局面、迎接富强的希望。改良派在甲午战争后登上历史舞台,其思想渊源和斗争趋向是洋务派的批判和发展而来的。甲午大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的先进知识没,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为什么人家比我们强,而我们比人家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自他们认识到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是“舍本固末”,根本不可能抵御外敌,振兴中国。否定洋务运动的地方,正是维新运动准备继起而致力否认地方。而此时的革命派在洋务运动破产后对仍有政治权位的洋务派没有完全排除幻想。孙中山和章太炎分别在1894年、1898年向李鸿章上述论证,想通过他在政治上有所改革。这时,改

5、良派与革命派还是合作者。戊戌变法把改良运动从顶峰推入谷底,作为变法的主持人光绪帝被黜,变法策划人康有为流亡,沦为保皇派。尽管康有为为中国选择了维新之路,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没有选择康有为。改良派用自己的失败为革命准备了基础和前提。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内反清情绪日益剧增,革命声势高涨,革命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时代的中心。20世纪初,民族矛盾的激化促使大批知识分子由爱国走向革命,在这个潮流的影响下,相继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等,并造就了一批有影响的领袖人物。1905年8月成立的同盟会汇集了新团体和新人物的精华,形成了成熟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领导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

6、政党,其理论体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正式公之于众,并扩大武装起义和开展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标志着革命的成熟而有了胜利的希望。实际上,“中国近代史充满了矛盾与诡秘。其实近代社会客观地本能地同时有‘两种需要’、‘两种发展趋向’,即改良与革命,这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 改良派们敢于对清政权的弊端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们向世人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如 马建忠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改良派积极宣传爱国救亡,同封建文化展开激烈斗争,使广大知识分子受到巨大的冲击,知识分子开始具备了一点民主意识,对思想解放起到巨大作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改良派没有看到

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没有意识到封建制度的桎梏,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他们 虽然试探着触动封建专制制度但却几乎毫无例外地 一致主张中国采用与专制制度相妥协的君主立宪制度,即使当革命形势日益成熟时,还是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连梁启超也“开始认识到维新改良之术无法医治中国的顽症, 因此,公开倡言革命:‘今日之中国,又积数千年之沈疴,合四百兆之痼疾,盘踞膏肓,命在旦夕者也,非去其病,则一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