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主要类型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

ID:43278611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9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_第1页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_第2页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_第3页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_第4页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流企业主要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流企业主要类型1、运输型物流企业以从事货物运输服务为主,包括小件包裹快递服务或代理运输服务,并包含其它物流服务活动,具备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具体要求如下:1)主营业务活动a)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应以为客户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站到门运输、站到站运输等一体化运输服务,以实现货物运输为主;b)根据客户需求,运输型物流企业可以提供物流功能一体化服务。2)设施设备要求a)企业应具备一定的办公场所,以及业务经营活动的场所;b)按照业务要求,企业应具备必要的运输设备;c)按照业务要求,企业应具备或租用必要的仓储设施、设备;d)企业应具备一定的

2、网络信息传递设备,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3)管理要求a)企业已建立一整套健全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b)企业应具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并有效实施;c)培训制度健全,能够对员工在技术及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及考核。4)服务要求a)企业应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b)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对所运货物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状态查询、监控。2、仓储型物流企业以从事区域性仓储服务为主,包含其它物流服务活动,具备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具体要求如下:1)主营业务活动a)

3、企业应以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为主;b)企业应可以为客户提供其它仓储增值服务,如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2)设备设施要求a)企业应具备一定的办公场所,以及业务经营活动的场所;b)企业应具备一定规模仓储设施、设备;c)按照业务要求,企业应具备或租用必要的货运车辆;d)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传递设备,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3)管理要求a)企业已建立一整套健全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b)企业应具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并有效实施;c)培训制度健全,能够对员工在技术及职业

4、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及考核。4) 服务要求a)企业应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b)具备网络化信息管理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货物信息进行状态查询、监控等各项信息处理。3、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以从事多种物流服务活动,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具备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具体要求如下:1)主营业务活动a)业务经营范围广泛,为客户可以提供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项目,并能够为客户提供契约性一体化物流服务;b)为客户制定整合物流资源的解决方案,提供物流咨询服务。2)设施设

5、备要求a)企业应具备一定的办公场所,以及业务经营活动的场所;b)按照业务要求,企业应具备或租用必要的运输设备以及仓储设施及设备;c)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传递设备,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d)企业应具有跨区域性货物分拨网络。3)管理要求a)企业已建立一整套健全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b)企业应具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并有效实施;c)培训制度健全,能够对员工在技术及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及考核。4)服务要求a)企业应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b)具备网络

6、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对物流服务整个过程的信息进行状态查询和有效监控等。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2116:32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

7、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

8、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