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

ID:43210211

大小:1.30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0-03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_第1页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_第2页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_第3页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_第4页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学基础第三讲小学常识——文字、音韵、训诂“小学”释义《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北周卢辨注:古者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太学也。“小学”为古代教育幼童的机构。《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学”类小序古小学所教,不过“六书”之类。故《汉志》以《弟子职》附《孝经》,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为“小学”。《隋志》增以金石刻文,《唐志》增以书法、书品,已非初旨。自朱子作《小学》以配《大学》,赵希弁《读书附志》遂以《弟子职》之类并入“小学”,又以《蒙求》之类相参并列,而“小学”益多岐矣

2、。考订源流,惟《汉志》根据经义,要为近古。今以论幼仪者别入“儒家”,以论笔法者别入“杂艺”,以《蒙求》之属隶故事、以便记诵者,别入“类书”。惟以《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庶体例谨严,不失古义。其有兼举两家者,则各以所重为主。(如李焘《说文五音韵谱》实字书,袁子让《字学元元》实论等韵之类)悉条其得失,具于本篇。“小学”内容1、字书——《史籀》十五篇、《八体六技》、《仓颉》一篇、《凡将》一篇、《急就》一篇、《元尚》一篇、《训纂》一篇、《别字》十三篇、《仓颉

3、传》一篇、扬雄《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故》一篇。(《汉书·艺文志》)2、训诂书——《尔雅》(《汉书·艺文志》入《孝经》类)3、韵书——自《隋书·经籍志》始:《声类》、《声韵》、《韵集》4、金石刻文——《隋志》:《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字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典论》,三字石经《尚书》、《春秋》5、书法书品——旧、新《唐志》:庾肩吾《书品》一卷、颜之推《笔墨法》一卷等6、幼仪——《弟子职》(《汉书·艺文志》入《孝经》类

4、)、《朱子小学》7、《蒙求》类——《蒙求》,唐李瀚撰。取经传故事,编为四言韵语,取《易·蒙》“童蒙求我”之义,以教学童。后代仿作者多有。《四库全书总目》之“小学”1、字书——文字学——字形2、音韵——音韵学——字音3、训诂——训诂学——字义传统小学与西方语言学比较西方语言学分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1、文字学在西方这个三分法中没有地位,因为他们只用为数不多的字母来记录自己的语言,用不着像中国语言学那样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2、音韵学大体上相当于语音学,训诂学有一部分内容和词汇学相当,但是侧重点不

5、同。3、西方的语法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里没有和它相应的部门。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不研究语法,词在句子中的次序和虚词是汉语表示语法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研究语法正是抓住这个特点,在虚词和句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不像西方的语法学对语言的规则作全面的描写,而是着重干难解的虚词和特殊的句法结构的分析。就这个意义看,它属于训诂学的范围,但训诂学主要研究的还是语言的历史。文字学汉字文字的发展1、古文字:商周系统、六国文字2、大小篆:秦、汉文字3、隶书:汉隶4、草书5、行书6、正书(真书、楷书)字书初祖——

6、《说文解字》许慎解释《说文解字》书名: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字书初祖——《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该书原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9,353字,还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1,163字,解说133,441字。现在通用版本由北宋徐铉校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两卷,总共三十卷,收入9,431字,重文1,279字,解说122,

7、699字。《说文解字》体例《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排法,共分为540部。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文字之法,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六书说原始六书说指古代文字造字基本理论。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说文解字》六书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

8、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说批判1、造字与用字区别:前四者为造字,转注、假借为用字。2、徐铉“六书三耦”说:(一)文:象形、指事;(二)字:会意、形声;(三)转注、假借3、造字原始:象形(表意)、假借、形声——三书说(陈梦家、裘锡圭等)表意字举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