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人文专题讲座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

ID:43209937

大小:82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3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_第1页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_第2页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_第3页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_第4页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山人文专题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後山人文專題講座東臺灣後山的歷史孤立的另一個世界叢山峻嶺,穿越維艱。原民馘首,行旅裹足。斷逼岸崖,封鎖往來。有海無港,海運難通。劃界封山,嚴禁逾越。後山的地理空間特性參見施添福〈臺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清初對東部的認識蔣毓英《臺灣府志》記載:到瑯嬌(嶠),沙馬磯頭而山始盡,深山之中,人跡罕至,其間人形獸面,鳥喙鳥嘴,鹿豕猴獐,涵淹卵育,魑魅魍魎,山妖水怪,亦時出沒焉。相傳有金山,每啟人以涎羨之情,然在層巒疊嶂之內山,外係化外野番。野番巢穴,番濘路險,人跡罕到,亦不知山在何處,與山之高大幾何也。清代同治以前的發展卑南王王英曾

2、《重修鳳山縣志》記載卑南覓附近的情形:卑南覓為諸社之長,番黎計萬有奇,人民罕至,不侵不叛,實為東藩外障。......按其地勢情形,窮山極谷,穴處巖棲,委蛇盤曲,約六百五十餘里,磽确崎嶇,僅栽薯芋,惟武突、沙別老、郎邦、也遙四社、歲捕鹿甚多。治本、射馬干二社,出有檳榔。他若東北諸社,或編藤器。西南等社,出有苧仔、薯榔、卓戈紋之類。祇堪糊口、非有廣土平窩,堪任耕作,與山前平埔八社,大相逕庭也。清代同治以前的發展漢人零星的拓墾嘉慶17年(1812),宜蘭人李享、莊找以「布值五千餘元,與荳蘭、薄薄、美樓、拔便、七腳川諸頭目、易地墾拓」道光14年因

3、遭到附近阿美族的攻擊而走避。道光5年(1825),台北地方豪戶吳全偕同蔡伯玉於噶瑪蘭招募二千八百餘人至今日花蓮志學一帶開墾,因築土牆防禦,遂稱為「吳全城」,後吳全病死,募民紛紛離開。咸豐年間,台北富農閩人黃阿鳳,募窮民至花蓮北端的其黎溪畔及米崙山西北處開墾,分十六股、三仙河、武暖、沙崙、十八鬮等五個聚落,但黃阿鳳病逝五年後,募民漸盡,作鳥獸散。清代同治以前的發展漢人零星的拓墾漢人與平埔族在東部的主要集聚地區清代同治以前的發展地名移往年月種族蓮鄉吳全城道光年間泉州及漳州人蓮鄉十六股庄咸豐年間泉州及漳州人奉鄉璞石閣庄同治年間泉州及漳州人大庄道

4、光年間阿猴廳下平埔族南鄉新街道光二十五年泉州及漳州人火燒島道光年間漳州人廣鄉成廣澳庄同治年間泉州及漳州人資料來源:後山探險,劉克襄,1992。牡丹社事件對東台灣的影響劉家謀《海音詩》記載:卑南覓在魁儡山後,凡七十二社。水沙連在北路,距彰化縣治九十里,凡廿四社。泗波瀾一名秀孤鸞,又名秀姑鸞,在山後,北界噶瑪蘭,南界鳳山,橫四百餘里,亙二百餘里。三處皆地寬土沃,閩粵人多私墾其中。收之則有益國家,棄之則徒貽奸宄。誠使置官司定田賦,收千餘里所出之利以佐正供,納數十萬無籍之民咸遵國法,勞在一時,逸在萬世,豈曰小補云哉。晚清的建設開山與撫「番」開山:

5、屯兵衛、刊林木、焚草萊、通水道、定壤則、招墾戶、給牛種、立村堡、設隘碉、致工商、設官吏、建城郭、設郵驛、置廨署。其方法是先鞏固地方安全,免受外人窺伺,再行鑿山通道,並以武力保護路工及行人安全。至於招徠墾民的辦法便是資以農具牛種,俾來墾者日多,自然形成聚落,再招致商賈,繁榮地方,待地熟人眾,百業資興後,再置官治理,正式納入行政體系之中。晚清的建設開山與撫「番」撫「番」:選土目、查番戶、定番業、通語言、禁仇殺、教耕稼、修道塗、給茶鹽、易冠服、設番學、變風俗。首先了解「番」的狀況,選設土目董理,查明各社人數與生產狀況;加強與各社之聯絡,通曉其語

6、言,並禁仇殺;經濟上,改善「番」民生活水準,教以農耕使三餐得以溫飽;最後在文化上則是欲其逐漸漢化,與平地人無異,以變異其風俗。晚清的建設北中南三路清同治13年(1874)船政大臣沈葆楨推動開山輔番政策,三路推進台灣東部。北路由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修築由蘇澳至奇萊(今花蓮港一帶),為今蘇花公路前身。中路由提督吳光亮由林圯埔(今南投竹山)築至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即所謂八通關古道。南路由台防同知袁聞坼,修築自赤山(今屏東萬巒鄉境內)至卑南(今台東市附近)。另修築射寮(屏東枋寮一帶)至卑南的道路,在一年之內即在台修路共859里,其形置為平路寬一

7、丈,山澗道路寬六尺,沿途設防工事。晚清的建設晚清的建設資料來源:後山探險,劉克襄,1992。台東直隸州光緒13年(1875)台灣建省,即升卑南廳為台東直隸州。台東直隸州並以水尾(瑞穗)做為分界設置兩廳,水尾以南為卑南廳,以北為花蓮港廳。兩廳之下並設蓮、奉、新、廣、南等五鄉以治理。晚清的建設領臺三十餘星霜,八代總督聰且明;西半施設輝如畫,東半今猶暗如墨。1927玉里法院設置促進歌不是必須開拓東部台灣才要求移殖內地農民;而是必須移植內地農民,才要求開拓東部台灣。1914東鄉實日治時期開拓東臺灣移民適地調查表(單位:甲)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

8、臺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頁50-51。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1909-1945)》,頁57。日治時期開拓吉野村日治時期開拓州、廳比較表資料來源:《臺灣地方行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