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

ID:43209496

大小:2.1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03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_第1页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_第2页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_第3页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_第4页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原子世界与纳米技术·II原子世界探秘目录一、原子世界探秘1.古代原子论(留基伯与德谟克里特)2.近代原子论(道耳顿)3.现代原子论4.打开原子世界大门4.1电子的发现4.2原子结构模型探索4.2.1葡萄干蛋糕模型4.2.2原子有核模型4.2.3玻尔模型4.2.4原子结构模型探索的再深入(电子云)“原子”一词,来自希腊语,它的原义是“不可分割的东西”,即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最终单元。但是,时至今日,已没有人再认为原子不能再分割了。科学的进展使人们不得不背离它的原义把它看作是可分的东西了。一、原子世界探秘描述简单现象,理解现象的内在规律;

2、在总结个别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定量规律,并上升为初步的统一理论;重复发现新现象、搜集基本材料,为揭示更深刻的原理奠定基础。人们探索微观世界的途径:原子论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原子概念的提出,到今天形成科学的原子分子理论,原子分子科学构成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其科学概念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义地说,原子论是用固定不变的粒子或单元组成的集合体来解释各种复杂现象,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大获成功。原子论的发展历史大致为:哲学时期科学时期十七到十九世纪是上述两个时期的过渡时期。1.古代原子论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和中国春秋时

3、代的墨子等人,先后提出了朴素的原子论。但影响最深远地是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德谟克里特认为存在着无限多个不可见的原子,原子不可分割,原子之间仅在大小、形状和运动方面有着量的不同。物质性质的变化只是由于原子组合的改变造成的。原子本身的性质则永不变化。此观点通过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长诗《物性论》传播到拉丁语国家,并流传于世。留基伯与德谟克里特留基伯德谟克里特2.近代原子论科学原子论的诞生道耳顿——“科学原子论之父”道耳顿将拉瓦锡、玻意耳的研究成果同原子论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理论。道尔顿认为:有多少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元

4、素的原子在质量、形态等方面完全相同;查清原子的相对重量以及组成一个化合物“原子”的基本原子的数目极为重要。道尔顿在1803年10月下旬发表了他的第一张包括十四种元素在内的原子相对质量表。道耳顿(JohnDalton)道耳顿(John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793~1799年在曼彻斯特新学院任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794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会员,1800年任学会秘书,1817~1818年任会长。1835~1836年任英国学术协会化学分会副会长。1816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2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

5、员。3.现代原子论科学原子论确立后,定量化学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元素的发现。1869年,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特性的规律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根据周期性,可以对元素的特性进行判断、预测新元素的存在等等。此后对微观世界中原子的研究进入了科学的轨道。天然放射性的发现(1896年贝克勒尔)——暗示出原子也存在内部结构电子的发现(1897年汤姆孙)——明确地揭示了原子是可分割的重要的发现20世纪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揭示出原子是可变的、可分割的,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而质子、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基本粒子的性质不同而且能相互结合组成比较稳定的原子结构,原子之间

6、能够通过交换一定的组分——如电子,而形成分子。所有这些过程都受着已知的力学和电磁定律的支配。在现代原子论中,基本粒子可以转化为辐射,反之亦然。在组成更大的单元时,基本粒子也不一定保持自身不变。原子论在物质结构的研究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并推广到其他的领域的研究中。电学现象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引力”量和“时间”量的研究4.打开原子世界大门4.1电子的发现4.2原子结构模型探索4.1电子的发现J.J.汤姆孙(1856-1940)英国剑桥大学实验物理学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97年4月30日,汤姆孙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讲时宣布发现了电子。1899年汤姆生正

7、式把这种微粒叫做“电子”。电子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为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之一,汤姆生被誉为“电子之父”。发现电子的意义是:1.肯定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2.揭示出原子内部含有带正电的部分和带负电的部分;4.2原子结构模型探索葡萄干蛋糕模型原子有核模型玻尔模型原子结构模型探索的再深入4.2.1葡萄干蛋糕模型“电子浸浮于均匀连续正电球体中”模型(1904)原子是一个小球体,内部充满均匀分布的带正电的流体,球内液体中掺杂有若干电子,这些电子等间隔地排列在与正电球同心的圆周上,并以一定的角速度作圆周运动而发出电磁辐射。原子光谱反映的即是这些电子的

8、辐射频率。电子的总电量与液体的总电量等值反号,原子对外显电中性。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模型成功之处解释了原子电中性;解释了原子为什么会发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