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3201820

大小:138.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8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衡水金卷(全国Ⅰ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四)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四)第1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一3题。色彩是人类视觉快感的第一种形式,因而色彩观念就是人类最初形成的审美观念。当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时,面前便是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对于这样的世界,人类最初能做的事情就是观看、认识、再观看。人类在对于色彩认识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制造和利用颜料,并利用人造色彩美化生活用品,可称为彩陶时代。原始彩陶的发明是餐饮器皿的审美化。原始彩陶的最大成就是基本确立了赤、白、黑、黄、青(蓝)五色观念6这与《尚书•

2、益稷》对于“五色”的记载是相吻合的。我们祖先创造的第二类染色生活用品是锦绣,可称为锦绣时代。锦绣的发明是服饰用品的审美化。锦绣的出现还是中华色彩观念成熟的标志。这个时期,我们祖先已经能够认识、提炼和利用植物染料。《诗经•小雅・采绿》就是写一位妇女采摘染料植物的诗歌。朱熹注云:“蓝,染草也。”植物染料的发现和利用是一大进步。同时,我们祖先已经形成了利用人造颜料装饰和美化生活用品的审美意识。锦绣时代“五色”观念得到了继续巩固。东汉织锦常用红、蓝、黄、绿、白五种色彩,是五色观念的具体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掌握了以正色来配

3、制间色的技术。在《说文解字》中收入不同色彩的丝织品就有35种之多。也有人对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绸作过色谱分析,共有24种颜色,其中大部分是间色。所以,在色彩观念上,锦绣时代比彩陶时代又前进了一大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是在丝绸锦绣生产中丰富了对于色彩的认识,所以也就将色彩与丝绸锦绣联系在一起了。尤其是在对于一些色彩的命名用字中,更可以看到丝绸锦绣对于原初色彩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如《说文》云“绿,帛青黄色也”“紫,帛青赤色”“缁,帛黑色也”等。虽然丝绸锦绣并不是提炼色彩的原料,但是人们对于色彩种类的发现和利用确实与丝绸

4、锦绣的生产需求有关,所以就用各种色彩的丝绸锦绣作为标识色彩的文字。因此,在这些标识色彩的文字里就永远积淀下了丝绸锦绣的痕迹。锦绣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审美观念。从商周至战国时期的人们观念中,“锦绣”被称为“美物之首”。锦绣还与生活风俗结合,端午节有绣香包和送香包的风俗。送香包给小孩是保其平安,送给男孩或者女孩是传达爱情,送给老人是保其健康。此外,还有婚俗中以丝绸锦绣制作喜服和合欢被等。在当代政治、外交、体育和科技等活动中,丝绸锦绣作为中华审美元素被广泛地使用着,北京人民大会堂就悬挂着四大名绣精品。西

5、方人认为“美”在艺术之中。因为现实生活里充满了功利的欲望,是无美可谈的。但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则认为,“美”就在人的生活里,审美是一种高级生活方式。锦绣对于人类生活的美化,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摘自古风《锦绣与中华传统审美文化》,有删减)仁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面对眼前那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时,他们的色彩观念主要表现为被动地观看与认识,从而形成色彩审美的基础。B.在彩陶时代,人类对色彩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他们制造和利用颜料来美化各类生活用品,这是人类色彩观念进步的表现。C.《

6、尚书・益稷》和《诗经•小雅・采绿》的记载,都证明我们祖先已经形成了利用人造颜料装饰和美化生活用品的审美意识。D.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正色来配制间色的技术得以掌握,大大丰富了色彩的种类,这一点得到了古代的文献和出土文物的有力证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色彩斑斓的锦绣,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第二类染色生活用品,更是我国古代服饰用品的审美化和丝绸生产技艺成熟的标志。Bo彩陶时代形成了“五色”观念,锦绣时代“五色”观念得到了继续巩固,东汉织锦常用五种色彩是五色观念的具体实践。C.丝绸锦绣与中华原初色彩观念的

7、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对于一些色彩的命名用字中,都有丝绸锦绣的痕迹。D.锦绣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还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审美观念,更在当代政治、外交等活动中发挥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色彩观念就是人类最初形成的审美观念,所以要考察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起源,就应当从考察这个民族的色彩观念开始。B.人们为什么要用丝绸锦绣的名称标识色彩,是因为丝绸锦绣的生产需求直接决定着人们对于色彩种类的发现与利用。C.锦绣与生活风俗的结合,产生了许多寄寓美好愿望与祝福的风俗活动

8、,这说明美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D.锦绣的出现,丰富了“美”的存在形式,打破了西方人认为“美”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只存在于艺术之中的狭隘偏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对话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①记者:从莫言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