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

ID:43190206

大小:4.0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7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_第1页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_第2页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_第3页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_第4页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一、 规划目的为落实国家、河南省发展战略,适应南乐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指导南乐县城乡建设,强化城镇建设与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二、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近期至2020年。三、 规划范围县域层次:南乐县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624平方公里。规划区层次:城关镇、近德固乡、谷金楼乡全境;寺庄乡集镇区及部分行政村,杨村乡集镇区及部分行政村;西邵乡、韩张镇部分行政村,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层次:西至马颊河,东至东环路,南至南环路,北至北环路以北300米,总面积35

2、平方公里。四、 城市性质国家生物基材料制造示范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名县,豫鲁冀交界地区物流中心,豫北地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五、 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1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5平方公里以内;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4平方公里以内。六、 发展目标总目标把南乐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城乡和谐的“众乐之城”。分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开放繁荣的乐业之城。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品质优良的乐游之城。社会发展目标:活力包容的乐养之城。七、 县域城乡体系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至2020年,县域总人口

3、为5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远期至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6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县域空间结构规划南乐县空间结构为:“一心、两区、四轴”。“一心”:南乐县中心城区,是南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区”:中部城镇密集区和东部城镇密集区。“四轴”:为两主两次的城镇发展轴,分别是:沿106国道发展主轴、沿341国道发展主轴、沿220省道发展次轴、沿214省道发展次轴。县域村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的五级村镇等级体系。重点镇:2个,人口2-3万人。一般乡镇:10个,镇区人口0.5-1.5万人。中心村:共32个,人口在0.2万人以

4、上。一般村:共191个,人口在0.2万人以下。县域综合交通规划以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依托,以郑济高铁的南乐站为契机,构筑与南乐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的高效率、低耗费、一体化和人性化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把南乐建成三省交界处的货流集散地、高铁和公路客运联运中心。公路:规划形成“十字两环、三横四纵”的公路网结构。十字:大广高速和南林高速;两环:围绕中心城区的公路外环线和串联高铁站、福堪镇、韩张镇、张果屯镇的东部公路环线;“三横”:梁村-寺庄-谷金楼-福堪、G341国道、高铁站-中心城区南侧-元村南公路;四纵:220省道(原213省道)、215省道(规划)、106国道、214省道(原209省道)

5、。铁路:规划郑济高铁从南乐东南部穿过,在千口镇境内设置南乐东站。港口:规划南乐境内的卫河属于V级航道,南乐港区隶属濮阳港,航道、港区开发建设与京杭运河鲁运河复航同步,近期以保护航道资源为主。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综合考虑城乡未来发展的需求,协调各乡镇之间、镇区与村(社区)、村与村之间的设施共享,优先安排公益性服务设施,强调不同类型、级别的相对均衡分布,按照“县级—乡镇(街道)级—村庄(社区)级”三级体系,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城乡公共设施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八、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南乐县中心城区重点向西、向南发展,规划形成“两轴两带、一主三副五组

6、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两轴:即兴华路和光明路公共服务轴。两带:即马颊河生态景观带和位于产业发展组团和生活组团之间的生态防护带。一主:即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三副:分别为西部的文化体育中心、西南部片区服务中心和东部的产业服务中心。五组团:分别为北部居住组团、西南居住组团、南部居住组团、北部产业发展组团、南部产业发展组团。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依托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0分钟生活圈”,按“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配置,布局满足县城常住居民生活需求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同时兼顾部分县域服务职能,构建高效、公平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综合交通规划规划构建主干路、次干

7、路、支路、街巷四级路网体系,形成“七横五纵”的主干路网,其中“七横”分别为:北环路、傅潭路、仓颉路、兴华路、昌州路、人民路和南环路;“五纵”分别为:西环路、一行路、开元路、光明路、昌意路。提升支路网密度,形成主、次、支路布局合理的路网体系。规划设置骑行、步行、复合三类城市慢行道,承载市民健身、休闲等功能,安排适宜慢行要求的各类设施,连接各类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至2030年,中心城区公共绿道长度达到45公里,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步行覆盖率达到90%。绿地水系规划规划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