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

ID:1300693

大小:116.9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9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_第1页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_第2页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_第3页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_第4页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一、总则1.1规划目的为适应来安县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来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1.2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1.3规划层次与范围1、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来安县行政区划范围,国土总面积1498.6平方公里,包括12个乡镇,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规划区

2、规划来安县规划区范围东至施官镇顿邱村、南沛村及水口镇清水村、甲埂村村界,西、南、北均为新安镇镇界,同时,因规划淮扬高速于来安县城西部设置下线口,规划将舜山镇复兴村下赵、雀岗、金郢等村民组纳入规划区范围。即来安县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新安镇全部、施官镇的顿邱、南沛二村、水口镇的清水、甲埂二村以及舜山镇复兴村局部,总面积为200平方公里。3、城区规划来安城区规划建成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30平方公里。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1人口与规模预测1、人口规模预测规划县域常住人口2020年50万人,2030年54万人。

3、规划城区常住人口2020年20.5万人,2030年25万人。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11-规划城区城市建设用地2020年24.8平方公里,2030年29.7平方公里。规划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9平方米/人。2.2县域镇村体系结构与空间利用规划1、县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结合来安县现状城镇布局结构和发展条件,按照“中心集聚、分区调控、点轴推进、网络发展”的思路,以中心城市为节点,以高速公路和县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双核两轴三区”的开放式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双核”:即来安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4、汊河新城,新滁城副中心。“两轴”:即345国道城镇发展轴和104国道城镇发展轴。规划依托该两条发展轴线,分别带动来安县南北区域协调发展。“三区”:即北部精品旅游发展区;东部现代农业发展区;南部综合发展区。2、县域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1)镇村等级结构结合来安县发展实际,以优先发展城区和积极培育中心镇的城镇化发展策略,确定“城区(副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镇村体系等级结构。一级:来安滁州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汊河县域副中心城市;二级:半塔镇,中心镇;三级:水口镇、大英镇、舜山镇、雷官

5、镇、施官镇、独山乡、三城乡、杨郢乡、张山乡,一般镇,共计9个;四级:中心村,共计47个。3、县域镇村职能结构规划(1)来安:滁州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汊河:县域副中心城市;(2)多种类型小城镇①工贸型城镇:水口镇;②旅游服务型城镇:舜山、雷官、半塔;③农贸型城镇:县域内的其他建制镇。2.3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1-1、公路交通路网规划的目标是建设进出口快速通道,融入南京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境内旅游公路骨架,完善景区公路网络;沟通环形公路,建设来安县半小时交通圈。根据来安县自身特点,结合现有公路网格局,构

6、筑“两环多支”的公路网络骨架。“两环”:县域北部环线、县域东部环线;“多支”:235国道、239省道、机场快速通道、457省道、大英至乌衣二级公路、104国道等。公路网规划分为5个层次:①高速公路管理维护宁洛高速;近期新建滁天高速,在城区及半塔设置出入口;远期新建淮扬高速来安连接线,在县城与S239省道交口设置出入口,规划滁六高速公路,连接来安县至六合马鞍机场。②国道管理维护G104国道;将县域部分道路改造提升为国道:S238省道升级为G235国道、S312省道升级为345国道。国道需达到一级公路标准。③省

7、道管理维护S457省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将县域部分县道改造提升为省道:S239省道连接来安县与明光市的主要通道、S457省道至乌衣等3条省道,省道需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④县道改造维护现有县道,确保县域范围内每个乡镇之间均有县道相连。县道需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升级大英-雷官-施官-杨郢连接道路,使其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修建城区到六合马鞍机场快速通道,接城区中央大道,规划达到二级公路标准。⑤乡级公路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确保规划的中心村之间有乡道相连。乡道需达到四级公路标准。2、铁路交通-11-规划期内新建

8、滁州至天长的滁天城际铁路,在来安新城区东侧设置铁路站点;规划滁州至来安城市轨道3号线,规划滁州至汊河的城市轨道1号线。均在来安县境内设置五个站点。3、水运交通①航道将现状来安河和清流河(六级航道)改造提升为四级航道。②港口在县域范围内分别设置水口作业区和汊河作业区。2.4县域产业空间布局以区域自然条件为基础,调整优化中心城市和各级城镇的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轴线,“两核三带”的产业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