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78789
大小:45.7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7
《小升初语文读写综合培训资料第六讲曲尽人意情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曲尽人意情为本一、传统文化“经典”积累《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
2、,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
3、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就像《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会仰赖他。孔子认为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4、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其法则中领悟到实行孝道是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天下民众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今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2.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广扬名章》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
5、,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这句话将血缘关系上升到国家政治制度的高度,给后世极大的影响。孔子曾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一个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失去妻子的男人和丧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
6、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了,所以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亲。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会出现。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3.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章》这两句大意是:人有直言规劝的朋友,经常受忠告,就能不失其美名。诤友不可多得,能听进诤言的人也不多见,如果谄言蜜语不绝于耳,就会酿成不少人生悲剧。因此,“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不失为名言,值得人们深思。4.父有争子,则身不
7、陷于不义。——《孝经·谏诤章》这两句大意是:父亲能有敢对自己直言规劝、及时忠告的儿子,就不会犯大过错而披上不义的罪名。《孝经》是宣扬封建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本不足为训,但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儿子看到做父亲的有错误言行,应直言相劝,免得他犯更大的错误;父亲见到儿子敢对自己提意见,应被欢迎。从这个每角度理解,还是有借鉴意义的。5.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