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

ID:43174180

大小:18.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寓言两则教案2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寓言两则【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3.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 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要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文中一些字的意思,  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自相矛盾》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学生齐读课题,审题质疑:(展示课件第二至三屏)  (一)矛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二)盾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什么作用?  (三)课文写了关于矛和盾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四

2、)教师小结:课文写了古时候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由于片面地夸大了盾和矛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的故事。  (五)简介:  1.作者:韩非《韩非子·难一》  2.寓言:体裁特点  3.过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节课,我们要首次学习一种既古老又新奇的语言——文言文。大家还记得吗?在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接触过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大家回忆一下:那些名言警句的语言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根据内容→明思路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熟读成诵。(展示课件第四屏)  全文只有一段,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有一个卖盾和矛的

3、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盾与矛。  第二层:人们听了他的话后的反应,使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三、沿着思路→译课文  (一)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矛、弗”2个生字,会写“矛、盾、弗”3个生字。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展示课件第五至十六屏)  (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审题质疑,初知矛和盾的感性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为下文的顺利教学和自主学习扫清障碍。)  1.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人,你将怎样夸耀你的盾?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2.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3.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人,你又

4、将怎样夸耀你的矛?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4.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又会怎样想?又会怎样说?  四、联系课文→悟道理  用自己的话给学习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展示课件第十七至十八屏)  (1)交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其人弗能应也”的尴尬局面?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办事前后要一致,不能自圆其说。)  (3)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人和事吗?  五、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楚人有()盾与矛者,()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  3.分小组把这则寓言故

5、事编成一个小品,表演给大家看。第二课时——《画蛇添足》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学生齐读课题,审题质疑:(展示课件第十九屏,整理问题。)  (1)谁画蛇?为什么要画蛇?  (2)蛇有足吗?为什么要给蛇添上足?  (3)课文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理?  (4)教师小结:课文写了楚国有个人在祭祀后赏赐给下人一壶酒,下人商量通过画蛇比赛决定怎么喝酒,先画完蛇的人又给蛇画上了脚,结果没喝到酒的故事。  (5)简介:《战国策·齐策》  (6)过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从中我们明白了寓言这种体裁一般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那么,《画蛇添足》这个寓言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又将告诉我

6、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二、根据内容→明思路  1.学生示范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指点纠正,  2.学生熟读成诵。(展示课件第二十屏)  3.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自然段):楚国有个人在祭祀的时候,赐给他手下的人一壶酒。  第二层(第2自然段):几个人商量怎么喝这壶酒。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先画完蛇的人又给蛇画上了脚,结果没喝到酒。  三、沿着思路→译课文  (1)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卮、遂”2个生字,会写“祠、遂”2个生字。  (2)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展示课件第二十一至三十一屏)  (3)

7、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故事的起因有几句话?  2.他们为什么要画蛇?  3.“蛇先成”的那个人为什么要给蛇画上足?他那时的表情怎样?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4.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是一个什么句子?你能把它换个说法,且意思不改变吗?  四、联系课文→悟道理  用自己的话给学习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  (展示课件第三十二至三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