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隔代教育

关注隔代教育

ID:43164351

大小:158.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8

关注隔代教育_第1页
关注隔代教育_第2页
关注隔代教育_第3页
关注隔代教育_第4页
关注隔代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隔代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代人之思,关注农村隔代教育以黄石由散花镇散花村隔代教育情况为例的调查报告□刘念(文学院1302班)【摘要】随着屮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在屮国农村地区,一些父母将孩了托付给老人來抚养,由此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而伴随着这一名词而來的还冇“隔代教育”这一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以黄石市散花镇散花村为例分析黄石市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农村隔代教育现状对策现今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化加快,物价也不断上涨,人们的生活压力壇大,特别是在相对闭塞的农村,农副产品价格涨幅较小,想要通

2、过家中那“一亩三分地”来发家致富根木不可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村民进城务工,投身到农民工的行列中去,他们或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或为了孩子的学费,而把幼小的孩子带在身边总归是不太方便的,所以他们便将抚养幼儿的任务交到了自己的父母手中,由此产生了隔代教育这一现象。这些外出务工的父母认为爷爷奶奶相比之下更有经验,而11他们也有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帮忙带孩子无可厚非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从我们所做的调查来看,这些理由看起来并没有这些外出务工的父母说的那么“合情合理”了。为了了解农村隔代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此次以“三代人的困惑”为主题的,旨在关注农村隔代教育的暑期社会调查实

3、践活动。我们也希望通过在这一活动中的调查分析造成黄石市农村隔代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农村的隔代教育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我们在黄石市散花镇散花村发放并收冋调查问卷150余份,并对其中的一些家庭进行了访谈,希望能得到较为全而准确的数据。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一、隔代教育产生的背景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孩子很小的吋候,就有各种幼儿园,托儿所为孩子准备着,而在农村,教育条件特别是基础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所以学龄前儿童基本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着,并月•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生活的比例越高。另外受如今金钱至上观念的

4、驱使,农村的一些父母认为只耍保障了孩了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的学习自然就会好,所以他们在外拼命的挣钱,对孩子是冇求必应,孩子在物质上是有了保障,可是心理上缺失了父母的关心和关爱,虽说现在通讯手段很发达,但是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远在城市的父母就是想教育孩了,通过电话短信与孩了进行沟通终究达不到效果,所以对于孩了的教育只能是曲祖辈代劳了。现今,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了,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清它的利弊,努力克服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地引导它向正确的方向改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配合与努力让隔代教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新颖可行的教冇方式。二、农村隔代教育的

5、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这里就以黄石市散花镇散花村为例來看看黄石市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调查来看,在该村有超过半数的家庭属于隔代教育,是极具典型性的。(一)、由祖辈和有父辈带大的孩子相比,在行为、思考方面差异很大。第2题由祖、父辈带大的孩子间差异的意见X羌异很大46%差并不大25.33%差界很小28.67%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多表现的较为叛逆还有孤僻,冇的任性,事事得按自己的想法来,稍不顺心便哭闹打骂,另一个极端就是孤独口闭,不愿与人接触。不论是哪一种都对孩了今后的健康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二)、祖辈对孩子的想法缺乏了解,沟通有一定的障碍。调查

6、结果显示,祁辈虽然非常关爱孩子,但是对于孩子真正的需求,特别是心理上的关心和了解是较少的,在农村,祖辈对孙辈过于疼爱,就算是自己不吃也要给孙辈留着,几乎到了溺爱的程度。但是,尽管孩子的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是父母给孩了的爱和影响,做祖辈的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缺乏正确及时的沟通也给隔代教育开展带來了挑战。(三)、祖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孩子的正常发展。第7题教育方式从调查和访谈结果來看,农村祖辈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带冇经验主义的色彩,许多祖辈的家长已经跟不上吋代的发展,仍然用落后陈心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交给孩子一些老的经验甚至是带有封建迷信的东西,不仅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更增加

7、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难度。在访谈中,在问及他们如何给祖辈讲道理时,他们普遍会说叫孩了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但鳞有人会详细具体的进行教育。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孩子会因为你说的这两句话就改掉恶习吗,显然不会。如果不加上较为科学合理的辅助教育,我想这两句也只能是空话了,很难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当被问到孩子闯祸时会不会打骂孩子时,让我们欣慰的是不少老人都表示不会打骂孩子,不过述是冇一些老人持冇“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这是要反思的。总Z从调查來看,老一辈教育孩了的而方法显得过于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