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

ID:43152483

大小:42.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7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_第1页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_第2页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_第3页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_第4页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国志_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中所见档案保存机构与保管体制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是我们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档案制度的前提,不容忽视曹魏时期,国家的档案保管制度已经比较完善,这仅从《三国志•魏书》卷十九《陈思王植传》所载景初中(237〜239年)的一则诏令里便可窥见一斑。诏曰「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以下议尚书、秘书、中书

2、三府、大鸿胪者皆消除之。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即魏明帝下诏命令黄初年间(2XX年)朝廷收到的各劾奏曹植罪状的表章,保存在''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的都要销毁;撰录曹植生前所作的诗赋文章,写作副本收藏于宫廷内外。下面就其中提到的档案保存机构和档案管理制度做以简要分析一、档案保存机构(-)u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考曹魏时期尚书、秘书、中书三者收藏公务文书档案,详见下文。但这三机构若如前引《陈思王植传》文中所示合称为三府,似有不妥。笔者以为《陈思王植传》中的“三府”指三公府,而非尚书、秘书、

3、中书三者的合称,下文将作辨析。因此,从上引“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以下议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消除之”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魏时期保存档案的机构有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和大鸿胪1.尚书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置尚书五人,“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东汉时其权尤重,无所不统。曹魏的尚书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的政务中枢汉代群臣上书,都要分写正副两份递交给尚书,尚书受书后先看副书,若文意可观,再把正本上奏给皇帝。副书则保

4、存在尚书。曹魏设立了中书省,受尚书奏事,传递文书,尚书职权转轻,但是作为执行机构,当诏命下达,尚书还是要保留副本的,如魏文帝在一份诏令中就指出:“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魏晋尚书的官员有令、仆射、丞、郎「尚书左丞督录近道文书章表奏事”,“右丞录远道文书章表之事”。文书表章送到尚书台后,由左右丞负责誉录成副本保存,正本则向上呈递。章表奏事经皇帝披阅后,下达到尚书台,左右丞负责誉录出多份副本,作为尚书下各曹具体施行的依据。这一制度后为刘宋、萧齐所沿袭2.秘书秘书,《晋书•职官志》谓汉桓帝时置,后省。曹操为魏王时复

5、置,典尚书奏事。黄初初,改立中书典尚书奏事,而秘书则管理艺文图籍。《全三国文》卷二十三所载王肃《秘书不应属少府表》也提到“秘书司先王之载籍,掌制书之典谟”秘书作为典藏文籍的机构在魏晋多被称为“秘府”。如:《三国志•魏书•杨俊传》注引《魏略》说秘书监王象受诏撰《皇览》,“从延康元年(2XX年)始撰集,数岁成,藏于秘府”。《晋书•武帝纪》有咸宁五年(279年),“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书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裴秀传》说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藏于秘府”3-中书曹魏时期的中书之职,据《三国志•魏书•刘放传》以及《晋书

6、•职官志》记载为魏文帝于黄初初分秘书而设置,有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置中书侍郎若干人。从此以后,中书省与尚书台并立。“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名,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原来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中书监、令的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仆射,但与皇帝的近密程度过于尚书,故机要之权逐渐移于中书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以致后来"天下文薄板籍”,都要“入副其省”4-三府唐代徐坚《初学记•职官部上》“尚书令条”引《齐职仪》云:尚书机构''魏晋宋齐并曰尚书台。”《全三国文》卷二十三王肃《论秘书丞郎表》曰「昔时秘书掌国之

7、秘密,秘书丞、郎仪宜比尚书郎、侍御史。今尚书郎、侍御史皆乘犊车,奏事用尺一,而秘书丞、郎独乘鹿车,犹用尺奏,不得朝服,又恐非陛下转台郎以为秘书丞、郎之本意也”。此段记载中尚书郎被称为“台郎”,可证《初学记》所言曹魏的尚书机构称“尚书台”不误《通典•职官三》冲书省条”曰「中书之官旧矣,谓之中书省,自魏晋始焉。”《职官四》亦有“魏置中书省”如上所述,曹魏的尚书、中书机构分别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如果它们像《陈思王植传》中所示与秘书机构合称为“三府”,称法上似有不通而且“三府”也是一个单独的称谓,如《通典•选举一》注有:“旧典,选举委

8、任三府。”《通典•职官二》“三公”条谈到三公职掌时说至汉安帝时「三府任薄,选举诛赏,一由尚书”。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看出三府是和三公有关的职能机构汉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魏晋延续了汉代的三公之制,魏文帝黄初元年(2XX年)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以太尉、司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