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

ID:43125109

大小:37.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_第1页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_第2页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_第3页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_第4页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课《四季更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四季更替》,本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3课,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5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四季更替》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第三课。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星空和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前面两课学习中,学主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切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地球运动的兴趣,并通过探究

2、和实践活动对地球公转及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推测四季更替的形成;能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2、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3、科学知识: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地轴倾斜有关。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

3、倾斜的关系。二、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问一问、猜一猜、删一删、动一动、一整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恰当地利用自制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讨论互动,让学生参与积极的知识储备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享受学习的快乐,达到解决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力争营造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三、说学法本节课我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等方法,力争达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

4、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需要做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LED灯(模拟太阳),自动旋转地球仪(自制)、公转中四个观察点背景图。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首先以同学们喜欢看的电影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内不知不觉中进入本课课题一一四季更替。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谈话、看图片等方式设置情景,让学生处于在一种拉家常的融洽氛围内。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

5、生发觉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些科学知识,为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做铺垫。】(二)探究活动探究一、面对课题,引导学生提岀问题主要问题:四季更替是如何形成的?(问一问)然后让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大胆猜想。(猜一猜)预测学生的猜测可能会有以下结果:1、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2、与地球自转有关3、与地球公转有关等等,面对这些猜想,我是利用推理法这样解决的:(删一删)1、准备详实的图片、数据和视频,让学生自行判断研究2、小组展开讨论,形成结论。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可巧抓时机,巧妙点拨,帮助解决。比如解决第一种猜想就可以利用精确的数据对比:一

6、月份是中国的冬季,地球反而离太阳近,7月份是中国的夏季,地球反而离太阳远。根据这组与学生设想相互矛盾的数据,学生们就可以推理出:四季更替与离太阳远近的关系微不足道。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发现、交流的学习过程,经历了思维碰撞,基本能达成共识:四季更替可能与地球公转有关,这时学生会对地球公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对地球公转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利用夏威夷和南极常年平均气温的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只要地球公转就会形成四季吗?为什么在同一个地球上不同地方温度不同?然后巧妙设问:四季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引导推理四季最明显的不同是温度不同,而温度不同又是市光照

7、引起的。教师用手电筒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这样设计分散了难点:太阳直射,光线强,温度高;太阳斜射,光线弱,温度低。那为什么太阳光会有直射有斜射呢?下一步实验探究做铺垫。探究二、制定实验计划,模拟实验,交流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经历了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知道科学知识仅靠猜想和推理是不行的,那么有没有又快又好的办法来验证猜想呢?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一一做模拟实验。这也是木节科学实验课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前面一切的活动,都是为这个实验做铺垫的。以前每逢这节课做实验时,提示的实验用品就是地球仪和手电筒。地球仪不会动,必须一个学

8、生手持着并用手拨动,而且市面上的地球仪上没有明显的南北回归线和赤道标识。手电筒只能朝一个方向发出集中的光,实验时必须一个同学拿着不停随手持地球仪的同学的动作而转动,这林林总总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