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ID:43123137

大小:174.8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7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默写。(1)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2)无言独上西楼,月旭钩,。(《相见欢》)(3)李白的笔下,用诗句“,”抒发自己对友人王昌龄远贬龙标的牵挂,化无形为有形,化抽彖为形彖,具体可感。(4)“诗言志,歌咏言。”屮国古代诗人有用诗来抒发内心情感、志向的传统。范仲淹观岳阳楼而抒发“,”的政治理想;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借舟白喻,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表明自己的豁达胸襟,同时也告诉友人新旧更替是必然的道理。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

2、共8.0分)2.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部曾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优秀教师出走,教师队伍短缺……这是中国很多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越往偏僻的乡村,就越会发现,乡村中小学的教室校舍未必破败,但教舍里的优秀乡村教师却日渐凋零。材料二:201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9亿元支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其中38亿元,用于各地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给予综合奖补,继续实行中央奖补资金与地方努力挂钩,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3、另外,中央财政还安排71亿元,扩大特岗教师招聘规模、提高补助标准。材料三:如图是“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评选入围作品”的主体图形(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仔细观察材料三的图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3)拟写一则宣传乡村教师的标语,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宿儒/星宿••B.玷污/沾染••C.生肖/肖像••D.憎恶/赠予量杯/・量体裁衣••胸膛/瞠目结舌••露脸/原

4、形毕露••敌寇/豆蔻年华敷衍塞责/茅塞顿开••音简意赅/骇人听闻••削铁如泥俏IJ职为民••形容憔悴/猝不及防••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典籍摇控器严惩不贷实干兴邦B.脉膊添加剂蛇紫嫣红雷厉风行A.劳碌烟幕弹光阴荏苒戒骄戒躁B.簇拥试金石出类拔粹防微杜渐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①O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

5、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②0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下面两个人物形象都具有“蔑视皇权”的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他的一个“蔑视皇权”的故事情节。①齐天大圣孙悟空(《西游记》)②黑旋风李逵(《水浒传》)3.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请简述书中一个运用讽刺手法的情节,并说说它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

6、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似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洒,泉香而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

7、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Z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A守也。A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Z淳,而其吏民亦安予Z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而园之北

8、,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瀟③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F1“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节选自苏轼《超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