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95505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小黄营小学王岩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切实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关注生命存在中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2、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一、紧扣学科特点、感悟生命价值我认为生命教育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要自然,有机、有效。我们要知道生命教育的渗透不是强加的,不要在课文结束时唱高调,它不是靠教师分析课文就能够达成的。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渐渐进入课本,逐步达成目标。语文学科中渗透的生命教育应该是“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靠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感染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二、贴近教材,深挖语文课本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3、,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渊源。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育,使语文更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感悟让学生来体味人自身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重要的是要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生命情怀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生命教育的篇章,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浅水洼里的鱼》中有
4、对生命的珍爱,《我不是最弱小的》中有对弱小生命的呵护,这些文字优美的篇章都弥漫着生命的气息,是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素材。三、在阅读中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加以引导,通过解读文本、解读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相信这棵生命之树定会深深地扎进学生的心田,并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的课文,几乎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以生为本,以文为载体,抓
5、住教材中大量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的课文进行教育。如在教学《父亲和鸟》一文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深入领会父亲对鸟儿的深爱、对生命的热爱的。万物有灵这最朴素的道理在父亲身上得到了最为真切的体现。。通过阅读课文,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生命价值之所在,懂得生命的可贵。这样,使学生更加体验到生命的可贵。 四、在习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升华,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
6、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花草树木,对小动物,对亲人的亲情描写,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对生命的珍爱。五、在语文活动中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如开展“关爱生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围绕“怎样使自己的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进行讨论。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或观看有关生命教育的影视作品等,
7、让学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观后感。并让学生摘抄有关生命教育的名言警句,自办《珍爱生命》的手抄小报或班级黑板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时刻关注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并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适时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去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处处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潜移
8、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积极因素来丰富生命教育内容,把健康的生命观根植于学生的心里,从而使学生更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进而启发学生寻找生命的真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