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ID:43088965

大小:156.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6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_第1页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_第2页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_第3页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_第4页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第 三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第一节H-O模型面临的挑战新贸易理论的分析起点:对H-O模型假定的放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构造的是一个2×2×2的模型。放松这一假定,国际贸易将变成由多国、多种产品和多种生产要素参加的一场多边大博弈,即m×n×l模型,更接近于现实。尽管假设放松会增加分析的复杂性,但只要产品数目(n)大于或等于要素数目(l),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仍基本有效。如果放松技术相同的假定,允许国家间存在技术差异,那么只需把技术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把技术差异视为禀赋差异,这样只需修正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而不影

2、响其正确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两国是同一的,这实际上排除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但正如前面的讨论,要素密集度逆转会推翻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所幸的是实证研究表明这种逆转现象在现实世界发生的概率很低。不完全分工是在成本递增下一种趋近现实的假定,放弃这一假定,并不会改变模型的结论。放松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的假定,仅仅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并不改变其基本的有效性,而且上一章的要素均等化理论也指出,国际贸易只是以商品的流动代表了生产要素自身的流动。在贸易条件方面,如果我们放弃运输成本为零以及没有贸

3、易壁垒的假定,这只会减少贸易量和贸易得益,只有当贸易壁垒对产品和要素价格造成的扭曲足够大时,才会扭曲正常的贸易模式。最后,放松要素充分利用和贸易平衡的假定,我们发现,这只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结论,并未动摇其对贸易基础的解释这一理论根基但是,放松以下几个假定,我们将看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在根本上的动摇。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定,我们将发现国际贸易也可以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贸易发生的一个独立源泉,这就解释了很大一部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未涵盖的国际贸易模式,如产业内贸易,这也正

4、是下一节将要介绍的新贸易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进一步放松完全竞争的假定,将使我们的理论更加贴近现实,因为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往往存在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所以,为了更有效的解释产业内贸易,我们需要把不完全竞争理论整合到国际贸易理论中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国际贸易,我们发现技术差异及技术变化也可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来源,这也是静态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放弃禀赋差异和偏好相似的假定,我们将看到禀赋相似国家仅仅因为偏好差异也能产生贸易。综上所述,放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大多数的假定仅仅是修正理论的

5、有效性而不能推翻它的基础,但是放松模型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等几个关键假定后,要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就需要新的贸易理论对贸易基础进行重构。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的内涵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生产状况,换言之,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所以又称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toscale)。由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进行专业化分工,所以规模报酬递增是有可能发生的一般而言,我们

6、可以用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来刻画规模经济的存在。还有一种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规模经济形式,通常称为外部经济(externaleconomics)。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于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依赖于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而外部经济所导致的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依赖于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故这种规模经济是从外部对企业发生作用的。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

7、贸易YC’x1x0Ox0x1CXD’E’DEPEIII进口出口出口进口图3-4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关于内部规模经济还需要补充说明几点:其一,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两国封闭经济的均衡点E成为不稳定的均衡点;其二,A国分工生产X商品和B国分工生产Y商品并不是必然的,现实世界中,这种分工模式可能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造成的;其三,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两国进行互利贸易并不需要两国在各方面完全一致,我们的上述假设只是为了简化分析。三、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有关外部经济的分析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的英国经济学家

8、马歇尔的论述。马歇尔把厂商的集中所导致的行业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外在经济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技术扩散。第三节由需求决定的贸易一、林德的偏好相似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偏好相似理论,第一个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