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

ID:43086705

大小:23.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_第1页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_第2页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_第3页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_第4页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14-15校本教研研训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度县直初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我校坚持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要求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学校为了加强教师Z间的教学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本学期组织了多次公开教学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这些活动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闫小马的督促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索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

2、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一、具体工作1、继续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①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小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②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的作用,要求学科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吋组织本学科的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③建立评价休系与考核挂勾。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2、把课堂作为教研主阵地,让教师

3、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尽情的展示。本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耍把这些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在学期末检查时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期初计划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杲,但也有部分教师的工作不尽人意,搞形式走过场。3、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充实了校本教研内容。木学期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先进行公开教学,给年轻教师做好榜样引领作用。应该说每听他们一堂课都是一种学习和进步受,是一次观念上

4、的刷新。在这些优质课的示范作用下,年轻教师的收获颇丰。然后是年轻教师的成长进步课的公开教学,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堂展示,我们惊喜的发现,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很有t进,有着谦虚好学敬业态度。4、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展示教师的风采。本学期每位教师做到了〃四个一〃:一周一篇教学随笔,一周一份屮考试题的研究,一月一节优质课教学设计,一学期一篇论文。老师们都认真完成,教学基木功也有所提高。5、组织学科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个课时)。平行班级之间要加强互相听课。共同研究:(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标和要求。(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空

5、白点、德育点、创新点。(3)课吋作业或练习设计。(1)周清题的编写。(2)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3)统一进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6、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交流,博采众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交流在促进教师和互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完善口我、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耍的作用。7、以问题引领,促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屮的一个重要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吋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深深感到,只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群体性教育科研,才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才能使广大教师感受到发现与探究所带来

6、的喜悦与乐趣,也才能让一般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型教师。同时也使广犬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离自己并不遥远,实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被动的实施者,应该是主动的实践者。为此我们课改模式的研究前提下,以年级学科组组织“小组合作”有关问题的研究。三、今后工作设想1、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了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毎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休现出

7、课题实验的价值。3、建立、完善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展示校木教研的成果。4、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C最满足、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学校组织骨干成员进行审阅,汇集反思集。5、改革备课,每个单元两课时精备,其余为略备,让备课实用化,简约化,让精备教案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7、建立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

8、个人愿景,指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