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刘卫开题报告任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方法姓名刘卫学号071220206院、系、部物理与电信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曾志文教授2010年12月16日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最后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通过毕业设
2、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要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学习、研究与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方法,以及培养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具体的教师指导下,就所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照具体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特定课程的学习,并参加和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二、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其中包括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应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融合的主要方法,分析总结这些方法的特点,找出导致他们缺陷的原因。第三章:提出一
3、种方法,能够提高数据融合的效率。第四章:实验仿真,记录实验数据第五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三、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了解数据融合的原理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分析总结这些方法的特点,发现他们的缺点;实验仿真至少两种方法,比较实验结果;对仿真实现的算法,力图提出一种方法,能克服其一个或多个缺点。四、进度安排:序号论文(设计)各阶段内容起止日期1做好论文的各项准备工作、召开动员大会2010年11月1日-12月4日2确定选题、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2010年12月16日3开题答辩2011年1月18日4交初稿201
4、1年3月25日5交第二稿2011年4月25日6交第三稿2011年5月25日7交定稿2011年6月5日8论文答辩2011年6月12日-6月20日五、主要参考文献:[1].D.L.Hall,R.J.Linn,andJ.Llinas.Asurveyofdatafusionsystems.InProcofSPIEconferenceonDataStructureandTargetClassification,Or-landoFlorida,1999:13-36[2].孙兆林.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态势估计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10[
5、3].D.Angelova,E.Semerdjiev,T.Semerdjiev,P.Konstantinova.Stochasticsam-plingalgorithmfortrackingtwocloselyspacedmaneuveringobjectsincluter.InProc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Fusion,Montreal,Canada,2001,TuB1-3.[4].K.Kastella.Amicro-densityapproachtomultitargettrac
6、king.InProc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Fusion,Paris,France,2000,TuB1-1.[5].王刚.多源信息冲突环境下的博弈融合问题,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04.1.[6].I.Akyldiz,W.Su,Y.SankarasubramanianandE.Cayirci.Asurveyonsen-sornetworks.IEEECommunicationMagazine,2002,40(8).[7].李建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专刊前言.软件学报,2007,18(
7、5):1077?1079.[8].D.Culler,D.Estrin,M.Srivastava.Overviewofsensornetwork.IEEEComputerociety,2004,37(8):41-49.[9].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学报,2003,14(7):1282-1290.[10].何友,王国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1-5.※※※※※※※※※※※※※※※※※※※※※※※※2011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
8、方法姓名刘卫学号071220206院、系、部物理与电信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曾志文教授2011年01月16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