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

ID:43064472

大小:143.2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5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_第1页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_第2页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_第3页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_第4页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41高考热点分析-《奇招制胜》2017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全突破(不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热点分析【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使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聚焦古今中外的“三农”问题,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是高考的长效热点。【主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三农”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5、人口的迁移,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一)、古代历代中央政府对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视

2、.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废井H1,开阡陌,以法律确立土地私有制度。3、统治者重弄抑商,农业备受重视:西汉时文帝和景帝多次减免皿租赋役,定田租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鼓励农民进行副业生产。东汉时光武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FT1租制度;鼓励流民垦荒种地;削减官吏,复员军队,让大批劳动力回乡从事农业生产。4、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流民问题一般由战乱和土地兼并产生)、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5、唐朝: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唐玄宗大力发展生产;唐初,实行均皿制和

3、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6、北宋屮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实施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7、明初:明太祖釆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8、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m;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二)、中国古代赋税制度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1)、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按实有亩数收税。(2)、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3)、影响:标志着井E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

4、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2、汉朝:编户齐民(1)、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出租(土地税)、人口税、更赋、徭役、兵役等。(2)、特点:E租轻而人口税和更赋重;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3)、影响①汉初统治者吸収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②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3、隋唐:租庸调制(1)、原因①吸収隋亡教训。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3)、指导思想:轻徭

5、薄赋。(4)、内容①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E租)②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户税)③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隋朝有50岁限制,唐朝不再有年龄限制)④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來。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來。4、唐中后期两税法(1)、原因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②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2)、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①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収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夏季和

6、秋季两次纳税。(4)、积极作用:①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③扩大了税源(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④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5)、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來越严重。②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③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6)、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

7、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1)、募役法(类似于“庸”):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収免役钱,雇人服役。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2)、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収赋税,官僚、地主不例外。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6、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1)、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