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

ID:43022259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4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_第1页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_第2页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_第3页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_第4页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生态校园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纶态校园建设与城市&态校园建设一:农村生态校园建设1.关于农村生态校园的内涵研究对农村生态校园内涵的探索最早见于安徽师范大学喻家龙1996年发表的《农村中学生态校园建设当见》一文,文章认为:农村中学可以“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学校人力、智力资源优势,以科学技术为主导、校园为依托、沼气为纽带,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形成一个高效的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此外,作为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学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项口的陕西省,2007年在其汇报材料中也涉及了农村生态校园的内涵:“依据农业生态工

2、程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对传统果园和设施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和组装配套,在农村乡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初中”,陕西省农村生态校园最早在初中建立,后来逐渐扩展到农村屮小学)建起以沼气为纽带的'果一草一畜一沼一肥'生态果园,或'畜一菜一沼一肥'农牧复合生态工程。”可见,截至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农村生态校园的明确定义,对农村生态校园内涵的研究尚处丁对经验进行总结的层而上,研究深度与广度都有待加强。2.我国农村生态校园建设概况2004年,湖北省恩施州抓住农业部与荷兰政府合作开展的“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发展应用”项

3、目机遇,在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的同时,通过地方财政投入、部门帮扶和学校自筹资金等渠道建设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农村生态校园。2005年7刀,经过专家论证,恩施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全州推广中小学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截至2006年11月底,恩施州已完成农村能源生态校园建设314所。受湖北省农村能源办的委托,市恩施州生态能源局有关专家起草的“全省农村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技术规范”已初步完成,这也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农村生态校园的地方标准。2007年4月,湖北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9月,全省17个市(州)35个县市

4、区,271所农村中小学己经纳入试点范围,受益师生达140124人。二:城市高校生态校园建设1•高校校园出现失衡的原因(1)地方高校的外部环境在生态学中,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表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输入不足或者输入不当的时候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使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对地方高校来说,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不足和不当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生态因子。具体表现在:其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了维系高教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特定、充足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即和应的教育资源。

5、可是,自1999年扩招以来,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拨款虽呈每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14%,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却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二,教育政策缺位和错位。教育政策相当于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在很多方面控制着高校的工作运行,比如人事安排、干部任免、教育资源分配等,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政府行政干预而前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地方高校上面的行政关口比国家直属院校的要多,所以受到的约束也就更多;其三,同类院校间的无序竞争。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地方高校间为争夺生源和办学经费而进行的竞争日趋激烈。

6、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些高校无视自己的实际情况上规模、上层次,盲目攀比,致使高等教育市场处于空前的无序竞争之中。(2)组织结构环境扩招引起了高校规模的扩张,而规模的巨大必然引起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需耍思考高校内部的机构怎么建立、层级如何设置、权力怎样分配。这些组织结构环境要素所造成的生态效应会直接影响高校本身、教师员工,特别是大学生的发展。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高校都是按照“官本位”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内部不同的层级被赋予了相应的行政级别。而校园里学术委员会、督导机构等由于没有相应的权力,往往会成为虚位

7、组织,流于形式,其行使的学术权力甚至还需要由学校的行政权力予以确认。(3)生活环境高校环境就是一个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当前,地方高校校园生活环境有这么儿个特点:其一,扩招虽然有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的教育质量下降;其二,校园人际关系不是特别和谐。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干群之间和师生之间较以往比较疏离,那种问疑辩难、自由讲学的象牙塔精神和校园文化已经渐行渐远;其三,在地方高校中,农村的学生占多数。农村的孩子由于在家庭背

8、景、受教育背景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可能跟城市里的孩子有些差异,所以他们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会不太适应,这都直接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性格、学习和情绪状态。如果这些生态因子没能充分的重视或者没有调节好,不但学生个体发展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事关学生群体生态的平衡,进而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4)学术生态环境学术生态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