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07919
大小:111.2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5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姓名慕云轩学号10020202019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指导教师李辉2014年04月30日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陶渊明的简介与研究现状3第二章陶渊明的出仕4第一节受家庭教育的影响4第二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5第三节为贫而仕5第四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7第三章陶渊明的归隐8第一节时局动荡、社会黑暗8第二节自己内心的向往8第三节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9第四节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10第四章陶渊明归隐之后11第五章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陶渊明一生命途多舛,几次出仕
2、与归隐,然而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他出仕是为了博取怡养性情、享乐人生的雄厚的物质资本,并且受家族的影响,要立志做官,报效祖国。他归隐是受不了官场的黑暗,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救不了人民和天下,同时还有向往心中田园式的生活。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他的一生是无奈的。关键词:陶渊明;出仕;归隐;原因15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Taoyuanming'slifeisnotverywell,therearesever
3、alofficialandretirement,butwhathepursuedtheidealoflifeisinconformitywiththestateofhumannature,thatisthematerialwealthandthespiritualfreedomleisurelyandcomfortable.Hisofficialisinordertogaintemperamentandpleasureinlifetheabundantphysicalcapital,andtheinfluenceoffamily,aspiringleade
4、rs,serveforthemotherland.Hecan'tstandthedarkofficialdom,cannotachievehisideallifeandcan'tsavethepeopleandtheworld,aswellasidylliclifeyearningheart.Taoyuanmingdecidedtosecludewhenhisheartisverycomplex,therurallifeisnotsogood,afterhisseclusion.Taoyuanmingcomfortmyselfwiththepeoplewh
5、oareinancientsages.Hislifeishelpless.Keywords:Taoyuanming;official;seclusion;reason15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陶渊明的简介与研究现状陶渊明,出生于纪元365年,卒于纪元427年,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曾经做过彭泽令,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晋宋交替的转折点,出生于衰败官吏地主人家。早年曾做过一些小官,后来由于对社会深怀不满,最终于四十一岁时归隐田园,终身不再出仕,著有《陶渊明集》[1]。历史上曾对陶渊明进行专门的评价,这种评价开始于
6、梁朝的钟嵘。钟嵘在《诗品》里,把陶渊明称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所以,历代评论家也大多以“隐逸诗人”来谈论陶渊明,影响十分深远。这种简略的论定,虽然道出陶渊明后半辈子隐居的某些情况,却没有显示其隐居的本质。而对其前半生的出仕,则置之不顾。所以可见,怎样认识陶渊明的出仕与隐居,是关系到如何评论陶渊明及其创作的关键所在。在一九五八至一九五九年前后,《光明日报》下的《文学遗产》专刊,曾经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展开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在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上,比过去虽然有明显的进展,但仍属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因而的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仅仅就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而言
7、,就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全盘否定或肯定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只要谈到陶渊明的出仕,就把它归为“儒家出仕思想的表现”[3],所以就予以全盘肯定;同样的,只要谈到陶渊明的归隐,就把它归为“道家避世思想的表现”[4],所以就予以一概否定,这种全盘肯定或否定的说法是不妥的。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而言,如果不能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分析陶渊明本人,就会带来很多主观成分,会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就不能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就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特别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春秋战国中,或有各种各样的出仕,也有各种各样的归隐。对出仕笼统地
8、加以肯定显然是不对的,同样的对归隐无分析地予以否定也是不对的。本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